本文目錄一覽:
- 1、隋朝僅存在了38年,為什么還配得上“輝煌”二字?
- 2、武術健身操推廣的意義是什么,在你的家鄉(xiāng)武術操開展的情況是怎樣的?
- 3、張掖肅南縣如何發(fā)展生態(tài)畜牧業(yè)?
- 4、張掖-酒泉盆地
- 5、請問一下張掖周邊景點有什么
- 6、微商怎么做好精準引流學習火焰山的教程真的有效果嗎
隋朝僅存在了38年,為什么還配得上“輝煌”二字?
在學歷史的時候,很多人會好奇,這隋朝不過才短短38年時間,但是卻被稱為“輝煌”朝代。這是因為隋朝為后來的朝代做出來巨大的貢獻,可謂是承上啟下的朝代。
在隋朝剛建立那一會,楊堅就立刻開始反攻突厥,并且利用反間計讓突厥內部體系開始瓦解,解決了突厥以后,又開始將矛頭指向陳后主,慢慢的,隋朝花了短短幾年時間就結束了中國長期以來的分裂狀態(tài),也就是進去了大一統時期。
進入大一統后,就開始實行各種改革計劃,首先就是創(chuàng)造了一套組織嚴密的官員制度,也就是所謂的三省六部制,這一制度就是最早出現在隋朝,在唐朝時期統治者又將它完善了一下,而這個制度一直被后世統治者所采用,充分證明了三省六部制的優(yōu)勢。
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改革就是科舉制,隋朝開始用分科考試的方法選拔官員。這讓許多寒門子弟也有了做官的機會,大大提升了官員的素質和能力。
其實隋朝為后代做出的改革非常之多,僅僅38年時間,就為中國歷史開啟了新篇章,我們不可忽略這一短短的朝代在歷史長河中的作用。包括那時修建的京杭大運河,更是沿用到了今天,可謂是讓人折服。
武術健身操推廣的意義是什么,在你的家鄉(xiāng)武術操開展的情況是怎樣的?
武術健身操推廣的意義是不同人練習可能會獲得不同的益處,強身健體的同時還能傳播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在我的家鄉(xiāng),推廣武術方面還舉行“旭日東升”武術操會操比賽等。
武術基本功練習與節(jié)拍體操結合起來的一種鍛煉形式,自1965年創(chuàng)編以來,在甘肅張掖地區(qū)推廣,并在實踐中反復修改,受到鍛煉者的歡迎。
該操將武術的基本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腿法、身法等進行動作分解,包括虛步亮掌、正前踢腿,弓步沖拳、仆步按掌、側前踢腿、蹬腿沖拳、馬步擊掌、提膝平衡、彈腿拍腳、歇步宙掌、撩臂推掌、丁步砍掌、仆步亮掌、二起飛腳、整理運動等五一節(jié)內容。每節(jié)做兩個八拍,全套動作可在4分30秒內完成。
張掖肅南縣如何發(fā)展生態(tài)畜牧業(yè)?
肅南縣是以天然草地放牧為主的畜牧業(yè)縣。畜牧業(yè)是縣域經濟綠色轉型、農牧民高質量發(fā)展和持續(xù)增收的豐富支柱產業(yè)之一。畜牧業(yè)的發(fā)展直接關系到農牧民生產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在實現科學發(fā)展、建設生態(tài)文明的背景下,實現畜牧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與生態(tài)保護的協調,最終實現農牧民增收與生態(tài)保護的雙贏,是一項緊迫的任務。
肅南縣充分發(fā)揮生態(tài)優(yōu)勢,突出生態(tài)特色,打造生態(tài)品牌,搞好生態(tài)畜牧業(yè)。十五大以來,肅南縣堅定不移地走生態(tài)優(yōu)先、綠色發(fā)展的優(yōu)質發(fā)展新路,深化和完善現代農牧業(yè),加快“雙山”理論實踐創(chuàng)新基地建設,在推進綠色轉型和高質量發(fā)展中建設更高水平的生態(tài)文明,努力打造美麗中國的“蘇南模式”。
1.加快天然草地的恢復和管理步伐是發(fā)展生態(tài)畜牧業(yè)的基礎
肅南縣全面落實新一輪草原生態(tài)保護補貼獎勵政策,落實補貼資金。部分草地禁牧,部分草地實行草畜平衡,減少天然草地超載牲畜,改善圍欄草地,防治鼠害,核心區(qū)和緩沖區(qū)部分農牧民搬遷撤離,草原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成效顯著。
大力推行“牧區(qū)養(yǎng)殖、農區(qū)育肥、反季節(jié)屠宰”的發(fā)展模式,每年有近20萬頭牛羊下山到四川“借地放牧”,減輕了天然草地的生態(tài)壓力,緩解草畜矛盾,實現“不放牧、不減產”。
2.實施農村振興戰(zhàn)略,推進畜牧業(y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發(fā)展生態(tài)畜牧業(yè)的總出發(fā)點
肅南根據資源稟賦和產業(yè)基礎,重點闡述了實施“四百萬”工程和培育“六個特色產業(yè)”的總體要求,三方面努力使特色產業(yè)實現能力擴張的增量。提高質量和效率。細毛羊產業(yè)全面提升,充分發(fā)揮皇城羊養(yǎng)殖場和賽米諾種畜養(yǎng)殖公司養(yǎng)殖基地的作用,大力推廣細毛羊二年、三年生產、多品種養(yǎng)殖、澳大利亞血液引進等養(yǎng)殖技術,每年改良細毛羊20多萬只,繼續(xù)鞏固和擴大黃城、康樂、大河三大細毛羊優(yōu)勢區(qū)的生產規(guī)模。
加快高原牦牛和淺山肉?;亟ㄔO,制定發(fā)布《肅南縣畜牧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2020-2024年)》,加強規(guī)?;B(yǎng)殖,發(fā)放肉牛貼息貸款,實施養(yǎng)牛補貼,通過牦牛復壯改良,全縣規(guī)模養(yǎng)殖牛,養(yǎng)牛業(yè)穩(wěn)步發(fā)展。
3.建設現代工業(yè)園區(qū)和工業(yè)基地是推進生態(tài)畜牧業(yè)發(fā)展的重要舉措
為加快農牧業(yè)規(guī)?;?、標準化、集約化、生態(tài)化發(fā)展,肅南縣決定推進大明現代農牧業(yè)示范區(qū)建設,形成示范區(qū)空間布局“一帶二核三基地四園”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示范區(qū)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肅南縣將進一步加強與省畜牧獸醫(yī)局、省綿羊養(yǎng)殖技術推廣站的合作對接,加快建設省甘肅高山細毛羊產業(yè)園,構建完整的產業(yè)鏈“種植、養(yǎng)殖、銷售”,推動細毛羊產業(yè)優(yōu)質發(fā)展。
今后,肅南縣將繼續(xù)堅持“畜牧穩(wěn)縣”的發(fā)展方向堅持生態(tài)產業(yè)化和產業(yè)生態(tài)化,注重產業(yè),促進轉型,努力彌補劣勢,夯實基礎,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實施現代絲綢之路冷干農業(yè)優(yōu)勢特色產業(yè)三年倍增行動的決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關于建設現代絲綢之路的工作部署特色優(yōu)勢農業(yè)產業(yè)體系,多點多措施,加強養(yǎng)羊業(yè)、養(yǎng)牛業(yè)、細草業(yè),加快現代產業(yè)、生產經營體系建設,實現特色產業(yè)效益倍增。
張掖-酒泉盆地
張掖-酒泉盆地位于祁連山及河西走廊中段,東起山丹縣的大黃山,西至嘉峪關的黑山,南起祁連縣境內的祁連山分水嶺,北至合黎山和龍首山,東、西分別與石羊河及疏勒河流域相鄰,是我國西北干旱地區(qū)較大的內陸河流域之一。流域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及甘肅省的張掖、酒泉、嘉峪關市。流域內地貌景觀具有明顯的垂直分帶性,南部為祁連山區(qū),平均海拔在3600m以上;中部為以斷陷盆地為特征的走廊平原,海拔1100~1300m;西北部為中低山山地(海拔1400~2800m);東北部為黑河古沖積平原(海拔1200~1000m),部分與巴丹吉林沙漠相鄰。
一、氣候
本區(qū)位于大陸腹地,為典型的大陸性氣候,主要受中、高緯度的西風帶環(huán)流控制和極地冷氣團影響,氣候干燥,降水稀少而集中,多大風,日照充足,太陽輻射強烈,晝夜溫差大。區(qū)內氣候變化明顯受緯度和地形影響,具明顯的分帶性,南部祁連山區(qū)地勢高,氣溫低、寒冷,年均氣溫為-3.1~3.6℃,相對濕度大,約為60%,為高山濕寒氣候,降水相對充沛,多年平均降水量超過300mm,最大可達500mm,降水量由東向西,從340.8mm遞減到238.8mm,雪線高度由東向西逐漸升高;中部走廊地區(qū)氣候干燥,屬溫帶干旱亞區(qū),年平均氣溫5~10℃,無霜期較長,日照時間長達3000~4000h,熱資源豐富,多年平均降水量由東向西遞減,張掖年降水量為193.3mm,到西部的酒泉降水量為73.5mm,而蒸發(fā)量則由東向西遞增,自1324.6mm增至1704.8mm;下游地區(qū),由南向北,氣候逐漸變得更加干燥,降水十分稀少。
二、水文
1.河流
流域內共有35條獨立河流,絕大部分發(fā)源于南部的祁連山區(qū),流經走廊平原,匯入黑河后,向北徑流,最終注入居延海。匯水面積大于100km2的河流有17條,其中,匯水面積最大的是東部的黑河及西部的討賴河。1960年以后,由于工農業(yè)發(fā)展,人口增加,需水量與日俱增,各河流均被引流灌溉,或在其上修建水庫,使得匯入黑河的水量減少,到了80年代,大部分河流均已無水匯入黑河,東部的馬營河(山丹)、洪水河(民樂)、梨園河等大部分河水被引去灌溉,只有在洪水期才有部分洪水注入黑河;走廊平原中部的馬營河(酒泉)、豐樂河等河流消失在肅南與高臺間的鹽池-明花盆地,不再有水匯入黑河;西部酒泉地區(qū)的討賴河、洪水河(酒泉)注入金塔南的鴛鴦池水庫,由灌渠將水引到金塔進行灌溉,使之與黑河的聯系基本斷絕,只有在大洪水時才有水經鼎新匯入黑河。
黑河是流域內最大的河流,發(fā)源于南部的祁連山區(qū),源頭由俄博河與野牛溝兩條支流組成,兩河在藏黃寺匯合,向北徑流,于鶯落峽出山,進入張掖山前斷陷盆地,穿正義峽,進入金塔-鼎新盆地,繼續(xù)向北徑流,過地灣東墚、狼心山,最終注入居延海,徑流總長821km,流域面積128283.4km2。黑河水量較為豐富,多年平均徑流量為15.98×108m3。
2.冰川
黑河流域祁連山區(qū)發(fā)育有冰川1078條,總面積420.55km2,估計冰儲量136.7×108m3,年補給河流的冰川融水量為2.98×108m3,占河流徑流總量的8%?!捌咭弧北?975年比1956年最大退縮距離為40m,平均每年退縮2m。
三、地下水系統
新生代以來,張掖盆地和酒泉盆地組成的黑河中游盆地一直振蕩性沉降,盆地內沉積了巨厚的洪積相、沖積相砂卵礫石層。物探資料表明,僅第四系厚度就達500~800m,構成盆地內良好的地下水含水系統。
1.含水系統特征
中游地區(qū),含水系統結構比較簡單,盆地南、北邊緣地帶為洪積扇裙及洪積臺地組成的山前傾斜平原,含水層為厚度很大的粗大卵礫石層,滲透性好,滲透系數為100~250m/d,地下水類型為潛水,地下水埋深較大,邊部埋深近180m。從盆地邊緣到盆地中部的細土平原,含水層巖性逐漸變細,由卵礫石漸變?yōu)樯暗[石,出現細砂和亞砂土及亞粘土層,構成細土平原,該區(qū)一般為承壓水分布區(qū),具雙層結構,上部為潛水,下部為承壓水;地下水埋深逐漸變淺,細土平原帶水位埋深一般為0.5~4m;地下水水化學類型由HCO3型逐漸變?yōu)镠CO3-SO4型或SO4-Cl型,礦化度一般小于1g/L,細土平原上部的潛水,由于大陸鹽漬化作用強烈,多為SO4-Cl型水,礦化度較高,多在5g/L以上。
盆地北部近東西向合黎山-酒泉北山基巖隆起帶,將中游盆地含水系統與下游盆地含水系統分割,使兩個含水系統之間基本無水力聯系。張掖和酒泉兩盆地含水系統之間并無明顯的巖性差異分界,僅是在元山子-清水河鎮(zhèn)一帶的地下水分水嶺將兩盆地流場分開,一部分地下水向東北徑流,進入張掖盆地的高臺;另一部分地下水向西北徑流進入酒泉東盆地。
2.地下水補給、徑流、排泄
盆地內地下水的補給來自過境河流地表水的滲漏、大氣降水、凝結水和側向地下徑流補給,其中,最主要的是河流地表水的滲漏,有3種滲漏方式。第一種,河流入滲,主要發(fā)生在河流出山后,進入中游盆地,流經透水性極強的洪積扇裙,大量河水滲入地下,轉化為地下水。甘肅省第二水文隊實測資料表明,當河流流量為1.70~49.13m3/s時,每千米河床的滲漏率為0.67%~14.7%,年均滲漏量約為9.072×108m3/a。第二種,渠道滲漏,系河水經人工渠道引流過程中產生的滲漏,由于渠系水有效利用系數只有0.49~0.60,總的渠系滲漏量較大,約10×108m3/a左右。第三種,灌溉回滲,河水經渠系引入農田后進行大水漫灌,灌溉回滲量約為2.861×108m3/a左右。通過上述3種方式,地表河水轉化為地下水的總量為21.933×108m3/a左右,占河流出山口總流量(37.95×108m3/a)的57.79%。大氣降水、凝結水和側向地下徑流補給量分別約0.918×108m3/a和1.723×108m3/a。地下水總補給量為24.574×108m3/a,其中大部分由地表水轉換而來。
地下水大體上由南向北徑流,由于最低排泄區(qū)位置不同,各盆地的徑流方向有所區(qū)別,張掖盆地地下水先由南向北徑流,然后折向西北,受北山阻隔,以泉群溢出帶的形式出露,轉化為地表水排入黑河;酒泉東盆地,地下水向北徑流,流向鹽池,以蒸發(fā)排泄為主;酒泉西盆地,地下水向北徑流后,折向東北,因北山隆起阻隔,在佳山峽以南的北大河谷中以泉群溢出帶的形式出露,轉化為地表水排入北大河。
中游盆地地下水的排泄形式主要有:泉群溢出帶排泄,蒸發(fā)、蒸騰,地下水開采。據甘肅省第二水文隊實測資料,泉群溢出帶排泄總量為18.344×108m3/a,其中,以張掖盆地溢出量最大,地下水在鴨暖鄉(xiāng)—正義峽一線溢出,溢出量達(8.429~14.727)×108m3/a;其次是酒泉盆地的大北河下游溢出帶,溢出量達(3.589~4.257)×108m3/a;蒸發(fā)、蒸騰量為8.318×108m3/a;工、農業(yè)及生活用水地下水開采量為2.171×108m3/a。
中游山前斷陷盆地含水系統滲透性好,含水層厚度大,有很大的儲存空間,并接受大量地表水滲漏補給,整個含水系統富水性好,單井涌水量大于1000m3/d,大部分地區(qū)單井涌水量為1000~3000m3/d,有的地區(qū)可達5000~10000m3/d。
請問一下張掖周邊景點有什么
張掖周邊景點有哪些?張掖周邊好玩的地方在哪?
以張掖為中心放射狀展開行程的話,可以走的線路真是太多太多了,這部分我給朋友們介紹幾條經典線路。分別是:
東向:張掖-金昌-武威-蘭州;
西北:張掖-額濟納旗-嘉峪關
西向:張掖-嘉峪關-敦煌
南向:張掖-祁連-茶卡鹽湖(門票)-黑馬河-西寧
絲路大環(huán)線:蘭州出發(fā),青湖湖-茶卡鹽湖-祁連-張掖-嘉峪關-敦煌-蘭州,7日
絲路小環(huán)線:張掖出發(fā)七彩丹霞-祁連-茶卡-黑馬河-青海湖-塔爾寺,3-4日
東向:張掖-金昌-武威-蘭州
張掖以東的城市是金昌,武威,蘭州,金昌是老牌的礦業(yè)城市,產鎳,所以城市又命名為‘鎳都金昌人倒是有極強的娛樂精神,稱自己是造鎳的城市,由于近年來礦產資源開采殆盡,所以金昌也朝著旅游城市發(fā)展,現目前在金昌市內建有國內最大的紫荊花海,每年從四月到十月,這里便成了花的海洋,是整個西北最為漂亮的城市,每年還有各地來的朋友專門到這里來舉辦集體婚禮;金昌還有神秘的麗軒古城,這里有神秘的古羅馬兵團消失之謎,成龍的電影天將雄獅正是以此為背景,選在這里拍攝,這里有這么多的景點,所以想到西北來的朋友此地千萬不能錯過。
武威的景點也是非常重多,最為有名的就是中國旅游標志馬踏飛燕的出土地,還有世界獨一無二的西夏文與漢字的對照表西夏碑,中國石窟的鼻祖天梯山(門票)石窟,中國譯經第一人鳩摩羅什塔,隴右第一學府的文廟,西藏納入中國版圖的見證地白塔寺,武威的景點名稱聽起來各個都是響當當的,那為什么金昌和武威不被世人所知呢?
由于高鐵從蘭州經西寧直達張掖再到嘉峪關,沒有經過金昌和武威,造成到這兩個城市交通不夠便利,只有高速G312相通,其次,武威的景點基本上全部屬于文物保護單位,暫時不屬于旅游部門管轄,為了對文物的保護,所以就沒有像旅游景區(qū)景點那樣進行大力推廣和宣傳,所以想到西北來的旅游的朋友們如果想游玩此地,建議大家還是包車前往比較方便!行程建議放成三天,第一天從張掖出發(fā)去山丹的皇家馬場騎馬體驗,下午到金昌感受最大的紫荊花海,入住金昌,第二早上玩麗軒古城,下午到武威游玩名勝古跡,晚上住武威,第三天參觀莫高國際酒莊或是市內參觀,然后到蘭州。
西北:張掖-額濟納旗-嘉峪關
張掖至額濟納旗,這里是每年的9月底至10月是最燦爛的時節(jié)
額濟納旗每年最美的季節(jié)只有不到30天的時間,每年會因天氣的因素提前或推后幾天,但是不管提前還是推后,那美麗的黃葉都會在九月底如約而至,到了十月中旬之后,黃葉便會紛紛落下了,所以從現在到九月都不是觀賞黃葉的最佳季節(jié),之前有很多朋友從嘉峪關或銀川進入額濟納旗的線路,這里給大家推薦一條從張掖出發(fā)去額旗的線路,線路可加平山湖大峽谷(門票),也可以加巴丹吉林沙漠,為賞秋季的到來提前做些準備吧!
D1張掖-七彩丹霞-嘉峪關(張掖-丹霞45KM,丹霞-嘉峪關170公里)
D2嘉峪關-黑水城遺址、怪樹林(500KM,6.5小時,晚住額濟納旗)
D3額濟納旗-嘉峪關市(400KM,5小時,晚住嘉峪關)
推薦景點:黑水城,怪樹林、神居延海、胡楊林
張掖到額濟納旗線路對比
從張掖還有一條經平山湖大峽谷到額濟納旗的線路,但是由于平山湖修路,所以不建議走這條路,上圖中,雖然經平山湖的線路更短,但是時間更長。
西向:張掖-嘉峪關-敦煌
張掖以西的線路現目前是最為主流的旅游線路,來張掖和敦煌的游人大多數都會選擇這條線路,行程大多都是第一天走張掖市內和丹霞,晚上住嘉峪關,第二天早上嘉峪關城樓,下午到敦煌,第三天敦煌市內一天,如果你是包車游或自駕游,那么可在各地增加你喜歡的其他景點,而如果你是參加了跟團游的話,記得注意以下幾點來區(qū)分是否是好的跟團游,首先從張掖到敦煌是否保證用一輛車,其次,沿途中間有沒有再上下客,第三行程中是否包含用餐,第四是否有體驗項目,第五,行程中是否使用的相當于四星以上酒店,第六是不是真正做到不進店和無自費,如果都能滿足以上幾點,那么就可以放心選擇,既然選擇跟團,那就選擇一個放心的。
南向(絲路小環(huán)線):張掖-祁連-茶卡鹽湖-黑馬河-西寧
Tips:
茶卡鹽湖游玩,很多朋友為了拍攝一張無人的美景照片都會選擇到更深處去,找沒人的地方拍攝,但是一定要注意腳下,鹽湖中有非常多的鹽洞,有的鹽洞非常明顯,在白色的鹽層上看的很清楚,有些已經很薄但看不出來,如果不小心很可能會踩空,所以在鹽湖里找無人處拍攝的時候,一定切記切記腳下!
【選擇理由】張掖經祁連到西寧的國道227線被譽為中國最美公路之一!經典不能再經典的旅游線路,7-8月份可以看到門源的油菜花海,沿途還可以看到祁連大草原,阿柔大寺,卓爾山的雪景,更有天空之境茶卡鹽湖,黑馬河的日出,切記切記,選擇跟團省心,省時,省力此線路已美景泛濫,請來之前備好大容量內存卡,省的到時內存不夠!
更多關于張掖周邊景點有哪些?,進入:查看更多內容
微商怎么做好精準引流學習火焰山的教程真的有效果嗎
《西游記》第五十九回說,消除假猴王之禍后,唐僧師徒繼續(xù)西行。不久他們奇怪地感覺到,當時正是三秋季節(jié),卻漸漸覺得熱氣蒸人。八戒認為這想必到了日落之處斯哈哩國,沙僧懷疑這是天時不正,秋行夏令的緣故。這時候,路旁一位老者一語道破謎團:敝地喚做火焰山,無春無秋,四季皆熱。這火焰山是什么樣的一座山呢?據老者描繪,這座山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圍寸草不生。若過得山,就是銅腦蓋,鐵身軀,也要化成汁哩。書中還敘述,當孫行者一調芭蕉扇企圖滅火時,結果這山火焰烘烘,火頭飛有千丈之高,大圣兩股毫毛都被燒掉,只剩下血紅的光屁股??梢?,這座火焰山火焰熾天,著實厲害?;鹧嫔接质窃趺葱纬傻哪??孫行者曾懷疑是此地巨妖牛魔王放的大火。但這里土地神則解釋道,當年孫行者大鬧天宮,失手被擒,由太上老君丟進八卦爐里用五味真火來煉。 不料孫悟空不但沒被燒毀,還由此練成了金剛不壞之身。孫悟空跳身出爐當兒,蹬掉了八卦爐下墊腳的幾塊火磚,這些磚帶著火焰掉往下界,形成一道火焰山。盡管人們對這八百里火焰山難以想象,而《西游記》對火焰山形成的解說更是子虛烏有,但是我們還是不禁要問,這火焰山難道只是《西游記》作者純粹杜撰出來的嗎?現實世界中有沒有一座可以對號入座的火焰山呢?如果有,那它坐落在什么地方?這時候有人會說了,可以對號入座的火焰山是有的,新疆吐魯番不就有一座火焰山嗎?在吐魯番盆地中部,確實有一條東西長約100公里,南北寬約7至10公里的紅色山脈,山體雄偉高大,蜿蜒起伏,山上巖石裸露,寸草不生。這種地貌頗似《西游記》中老者所言。特別是在盛夏季節(jié),在灼熱陽光輻射下,周圍一帶熱浪滾滾,絳紅煙云蒸騰繚繞,而紅色山巖則熠熠發(fā)光,更像團團烈火在熊熊燃燒。 唐代詩人岑參就描繪這里是火山突兀赤亭(赤亭為唐王朝設置在火焰山東線支脈的一座軍事關口,號稱赤亭守捉)口,火山五月火云厚?;鹪茲M山凝未開,飛鳥千里不敢來。明代旅行家陳誠則詩云:一片青煙一片紅,炎炎氣焰欲燒空。春光未半渾如夏,誰道西方有祝融。后來,經一些好事者加以附會,許多旅游者再親臨體驗,于是一般人就認為,這肯定就是《西游記》描繪的火焰山了。 吐魯番火焰山遠景細心的人還會提到,在河西走廊還有在一座類似的火焰山。 這座山東起張掖的北武當山,西經金塔縣境直至內蒙古額濟納旗的馬鬃山,除了山上的巖石沙土全呈焦紅色極像火焰山外,更以其綿延八百里而合乎《西游記》對火焰山山勢大小的描述。其實,具有地理常識的人就知道,以上兩山不過是一種特有地貌的反映。范圍稍寬一點說,它以紅色砂巖為主體,可以稱作紅層地貌。就其典型特征而言,一些巖石呈現火紅、焦紅等顏色,又叫丹霞地貌。這種地貌分布在亞、美、歐、澳等洲,而以中國為主,廣東丹霞山地區(qū)最為典型。在我國西北,張掖以南祁連山脈和新疆中部天山山脈之內,許多地區(qū)還有這樣的火焰山。說實在話,以上這種火焰山只是顏色相近而已,并不是真正的火焰山,與《西游記》中的火焰山也無必然聯系。有人又說了,如果現實世界中真有這么一座氣勢沖天的火焰山那還了得!然而大千世界中就是無奇不有,現實世界中確實存在著真真實實的火焰之山,而且很可能就是書中火焰山的原型。 2006年的一次新疆之游我無意中發(fā)現一種自然奇觀,后來翻查資料則充分證實了以上認識的正確性。當年8月6日,在順著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緣由西向東進發(fā)的途中,我突然發(fā)現就在山腰偏下的一個地方,一道火焰沖天而起,煞是厲害。帶路的新疆朋友笑著解釋,這是從地下噴發(fā)出來的油氣火焰。新疆塔里木盆地地下儲藏著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它們不時地從盆地與山體之間的斷裂處噴薄而出,形成兇猛的天然火焰。像這樣的地方有不少,后來我們在途中也確實見過幾次類似的情景??萍假Y料介紹說,還有一種煤田自燃現象。從新疆準噶爾盆地向東經甘肅、內蒙古、陜西、山西直至東北大興安嶺腳下,存在著一條儲量深厚而又埋藏較淺的優(yōu)質煤層,許多地方可以露天,而其燃點相對較低,每遇雷電、野火大作甚至與空氣接觸發(fā)生氧化的時候,就會發(fā)生自燃,冒出沖天大火,之后蔓延無際,形成遍地火焰。 官方資料還顯示,我國上世紀末這一帶正在和潛在燃燒的煤田達720平方公里,當時燒掉煤炭42億噸。關于張掖以西八百里火焰山的一則傳說反映了這一事實。據傳此處火焰山本是一座煤山,不知何時跑來一個魔王,放火點燃了這座煤山,致使八百里烈焰熊熊,變成了一座火焰山,附近的土地也被燒焦,寸草不生。 煤田自燃現象由于地層可燃物很早形成且豐富存在,這種自燃現象可能從幾千萬乃至上億年前就已發(fā)生,而且往往持續(xù)很久。 宋朝初年王延德出使西域,在從高昌(即今吐魯番)去北庭(即今吉木薩爾縣)的路上就親眼看到:山中嘗有煙氣涌起,無云霧。至夕火焰若炬火,照見禽鼠皆赤。采者著木底鞋取之,皮者即焦?!镀媾_縣鄉(xiāng)土志》則記述,直至清光緒末年,這個地方還是火焰四時不息,若春秋二季,火氣逼人,不敢向邇。由此可見這個位居西行交通要沖的山脈燃燒了至少千百年了。我想,在玄奘西游的當兒,這種真正的火焰山肯定也在許多處存在著,像奇臺縣境這座位居其西游路上的火焰山便為玄奘本人所目見耳聞。那么,以玄奘親身經歷為基礎的西游故事中所描繪的火焰山,更大可能就是這種真正的路遇景觀,而并非由僅僅顏色相近的山脈牽強附會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