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俞凱
作為全國老齡化程度最深的城市之一,上海如何解決“數字鴻溝”問題?
7月21日,上海召開“跨越數字鴻溝:互聯網應用適老化和無障礙改造工作”專題推進會。會議透露,在互聯網應用適老化和無障礙改造方面,今年底,列入改造名單的66個政府網站、47個App和23家重點企業(yè)APP改造要全部完成。
政務類APP適老化改造案例 圖片均為上海市經信委供圖
會議提出,“上海數字伙伴計劃”要向縱深推進,“為老服務一鍵通”應用場景要形成示范標桿并在全市推廣使用。
上海市經信委表示,上海提出的“數字伙伴計劃”,針對不同情況的老人,開展三種不同方式的數字助老行動。
針對會使用手機的老人群體,開展“隨行伙伴”行動。組織開展互聯網應用適老化和信息無障礙改造專項行動,積極推進適老化智慧應用開發(fā)改造,開發(fā)設計出大屏幕、大字版、語音版、簡潔版、一鍵達等更加有溫度、個性化的適老化智慧應用。
圍繞交通、醫(yī)療、金融、文娛、政務辦事等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關領域,立足老年人、殘疾人的實際生活體驗,豐富政務移動互聯網應用(APP、公眾號、小程序)種類和功能。
企業(yè)端APP適老化改造案例
針對不會使用手機同時學習能力不足的老人群體,開展”智能伙伴”行動。一鍵救援、一鍵打車、智能電視、智能相伴機器人等一批智能化設備陸續(xù)投入市場,讓不會使用手機的老人也能暢享互聯網服務。
部分智能化設備
針對不會使用手機但是能學想學的老人群體,開展“互助伙伴”行動。重點做好數字化應用的宣傳培訓普及,著力構建社區(qū)“信息助力員”服務隊伍,加強助力員信息化綜合服務能力建設,為老年人提供家門口的信息化培訓。選拔一批老年人“數字體驗官”,在老年人群體中樹立意見領袖,發(fā)揮紅人的力量和作用。
市經信委透露,目前,首批1217名“信息助力員”和614名“數字體驗官”已招募完成并逐步投入各類活動。
責任編輯:鄭浩
校對:丁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