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上午,臨汾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暨“凈網2021”專項行動新聞發(fā)布會。
發(fā)布會通報了今年以來臨汾市公安機關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成果和市公安局“凈網2021”專項行動工作情況。會上,市公安局有關負責人發(fā)布了臨汾市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的5個典型案例及《臨汾市公安局關于舉報涉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線索的通告》。
今年以來,臨汾市公安機關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公安廳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以“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為牽引,鎖定“五項工作”,打好“五大戰(zhàn)役”,積極構建“全警反詐、全社會反詐”新格局,堅決遏制當前電信網絡詐騙等新型違法犯罪高發(fā)多發(fā)態(tài)勢,堅決保護好人民群眾的“錢袋子”,全市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立案數、財損數已經連續(xù)5個月大幅下降。
今年8月份,市公安局建立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領導小組工作機制(簡稱“406”機制),市局黨委副書記、常務副局長張少華同志任組長,市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崔仲亮同志任常務副組長,指揮中心、督察、經偵、治安、戶政、刑偵、技偵、網安等部門任機制成員,全市公安機關上下一心、多偵聯(lián)動、同步上案、合成作戰(zhàn),全面落實打防管控各項工作措施。
一是按照市局黨委要求,全市公安機關持續(xù)開展“颶風”行動,充分發(fā)揮公安機關打擊違法犯罪主力軍作用,開展“斷卡”、“斷流”、打擊涉詐洗錢窩點等專項行動,全力擠壓詐騙分子生存空間,同時針對受損30萬以上部督、省督案件,出重拳、下重手,依法從快、從嚴、從重懲處犯罪嫌疑人。在案件辦理過程中,注重追贓挽損,最大限度減少受害群眾的經濟損失,對成功凍結的涉案資金進行梳理,對權屬明晰的,組織各地向受害人返還被騙資金。今年以來,全市受損30萬以上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共計141起,已破獲133起,破案率94%,受損100萬元以上部督案件9起,全部破獲。
二是全面落實省委“三個一”集中入戶宣傳要求,扎實開展入戶宣傳,通過面對面宣傳推廣使用“臨汾反詐衛(wèi)士”預警平臺、下載注冊“國家反詐中心”APP和關注人民日報客戶端、微信視頻號、微博、抖音、快手四個平臺“國家反詐中心”官方政務號,打通“最后一公里”,在最短的時間內扭轉轄區(qū)內電詐案件多發(fā)、頻發(fā)的現(xiàn)狀,實現(xiàn)群眾防范電信網絡詐騙意識顯著提高。同時積極研究我市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規(guī)律和特點,制作宣傳資料、宣傳視頻,為全社會反詐宣傳提供有力支撐。截至10月1日,全市共下載注冊“國家反詐中心”APP 1216355人,注冊人數占常住人口30.4%。
三是聯(lián)合市人行、銀保監(jiān)分局、工商局等部門加強銀行賬戶涉詐風險排查和整治工作,按照“誰開卡、誰負責”的原則,清存量、控增量,強化風險防控。同時加強涉詐重點人員和緬北回流人員管控,壓實屬地管理責任,逐人納入管控,實行專人專管,堅決防止涉詐前科人員重復作案或出境作案,對涉詐人員全部進行懲戒曝光,同時納入個人征信系統(tǒng),對涉詐人員辦理手機卡、銀行卡設限。今年以來,全市累計懲戒曝光涉詐嫌疑人748人。
四是聯(lián)合市三大電信運營商和互聯(lián)網公司加強技術反制工作,通過國家反詐中心預警平臺和“臨汾反詐衛(wèi)士”預警平臺研判發(fā)現(xiàn)我市潛在受害人,開展精準宣傳勸阻工作。我們積極完善“96110”預警平臺運行模式,今年以來,累計發(fā)送預警短信80905條,撥打預警電話131789次,成功勸阻群眾435人次。截至10月1日,“臨汾反詐衛(wèi)士”注冊用戶達到109萬人,平臺共發(fā)送預警信息100880條,其中,紅色預警3233條、橙色預警8621條、藍色預警89026條;全市共成功預警勸阻1062人次,及時阻止了高危群眾上當受騙。
今年以來,臨汾市公安機關共立電信詐騙案件3266起,破獲案件1090起,采取刑事強制措施932人,凍結涉案資金1.8億元,向群眾返還受騙資金1116萬元,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記者 狄紅生
編輯:陳茜
審核:狄紅生
郵箱:sxfzbdhs@163.com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信途科技轉載于網絡,如有侵權聯(lián)系站長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