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號引流如何做?這個問題有點寬泛設計公司公眾號推廣引流,首先我們聊一聊引流的類型
1、公眾號為自己引流設計公司公眾號推廣引流:以公眾號本身的增粉為目的設計公司公眾號推廣引流,對公眾號進行引流。
2、公眾號為應用引流:公眾號是一個中間過程,引流到公眾號的用戶最終需要轉化為應用的用戶。
3、公眾號為小程序引流:公眾號用戶通過小程序來活躍或者轉化。
4、公眾號為落地頁引流:公眾號用戶導流到落地頁上,參加活動,或者做點其他什么。
以上這些,區(qū)別最大的是介質和各自稍微具備獨特性的玩法,但區(qū)別最小的是思路,那么還是從思路說起。
如果我們去分析一個用戶和公眾號之間發(fā)生的故事,大概我們會得到上面這張圖。所以,對于引流來說,整個思考過程分為三塊:
接下來展開這三個部分:
針對獲取內容與閱讀的優(yōu)化
對第一塊來說,我們需要考慮幾件事兒:
我們是否需要針對公眾號的內容進行投放?
目前公眾號的內容情況如何,目前的讀者閱讀情況是否符合預期?
閱讀動作完成的同時,是否能夠讓讀者流暢的成為公眾號的關注者?
對于投放,其實和傳統(tǒng)互聯(lián)網一樣,我們需要去和用戶群重合的其他公眾號運營者去討論,文章投放的可能性,以及通過廣點通直接做號投放的可行性。
對投放這件事兒,其實就兩個制約條件:
要有錢,因為投號并不是今天投一個明天投一個就有效果的,而是同一天可能要投一堆號。
數據驗證,要辨認不同的投放渠道帶來的量的質量,以便于后續(xù)改進。
而對于第二點和第三點的閱讀行為和傳播行為,則要考慮文章的結構。
大多數以引流為目的的公眾號,文章結構大概會是:
標題
題圖+概括
正文圖文
關注二維碼/Slogan
閱讀原文引導注冊/關注行為
有時候,閱讀量數據與轉發(fā)量并不是同樣走勢,這時就非常要注意,如果為了增粉,你一定要以轉發(fā)量作為前提來組織內容。
當然,文章本身的質量很重要。但你是不是做了一些對應的運營工作,對最終的增粉效果也有很大影響。
針對已有存量的優(yōu)化
對于第二塊來說,我們就需要思考,今天公眾號已經擁有存量用戶,那么這批用戶的粘度要如何提升?
我相信大量的新媒體運營都會做一件事兒,就是和用戶去互動,用戶留言的總歸要做精選,總歸要去回復用戶。
但對于公司內部的新媒體運營,還應該學會另外兩件事兒:
利用公眾號的開發(fā)能力、利用消息模板
假設,公司有一個 App,用戶下載安裝 App 之后必須注冊一個賬號,用戶還可以去選擇綁定自己的微信號,這個時候,如果你有一個公眾號,而用戶不論是否注冊賬號,都會去關注公眾號的話,接下來就可以做這么個事兒:
把公眾號上的關注用戶依據是否注冊分為兩大類,直接在公眾號菜單上進行不同的呈現,譬如,注冊用戶可以讓博主唱首歌,但這個事兒呢,我們希望非注冊用戶知道以此增加注冊,于是,我們就可以去修改公眾號的菜單,讓標簽為「未注冊」的用戶看到菜單上有一個叫「點歌」的功能,而一點點歌呢,就引導用戶注冊了。至于標簽為「已注冊」的用戶,就可以在「會員中心」-「特權」里找到這個特權。他一點這個特權,就會讓他從曲庫里選一首曲子出來,然后讓博主去唱給他聽。
至于,消息模板,只要想清楚怎么用,其實還是很牛的。
「連咖啡」是新零售業(yè)態(tài)的一個佼佼者,他們對會之前買過咖啡但一段時間內沒有消費過的用戶,通過公眾號推消息模板,說這么久沒見,好想你,回復「想你」看看最近錯過了什么信息。而很多以服務為主的產品,也非常喜歡通過服務號的消息模板去為用戶提供服務。
激勵傳播
上面兩種,其實都不太難,最難的是刺激傳播。
你的產品好,你的服務好,可是,為什么我要去幫你傳播?
我們在分析公眾號的內容的時候也常常會發(fā)現很有趣的現象——干貨閱讀量高,但引人共鳴的往往才能帶來大量的轉發(fā)。這也是上文所提到的閱讀量與轉發(fā)量不一致的最大的問題所在。
因此,對于一些公眾號來說,如果不做投放,僅靠用戶自發(fā)的分享去打開傳播,從而引入新用戶……通過用這種方式去滾雪球,很遺憾,是真的有點困難的了。
所以,刺激用戶的傳播是一件事兒,但激活渠道,去幫你做大量的引入用戶的工作,還是性價比可能更高的選擇。
如果公司并沒有投放的預算,那么做如下建議:
學習得到,在開篇和結束,強調文章本身對人的價值,并請用戶分享給自己關心/在乎/覺得有幫助的人。
文章結構內,一定要保留關注二維碼,甚至看效果,考慮在閱讀文章之前增加關注引流的圖示。
想辦法做一套 User Referral 體系。
增加關注后留言的強制要求,讓被引進來又希望互動的用戶增加關注動作。
當然,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一些小 trick 來刺激分享。
譬如說,之前已經被用濫掉的,「xxG 資料分享,轉發(fā)就可以獲得」之類的。譬如,建立用戶社群,每條首圖文都通過在群里發(fā)紅包引導轉發(fā)。
做一個小小的總結:
在引流方面,如果有預算,就走投放的路數。
在投放中需要注意,投放的內容一定要能夠匹配被投放方的業(yè)務群,這是一個文案活兒。
如果沒有預算,就要去優(yōu)化和用戶的每一次接觸,從文章的內容、互動方式上做優(yōu)化。
為了刺激用戶轉發(fā)帶來新的流量,可以嘗試一些組合的玩法,包括但不限于社群運營、資料鉤子等方式。
需要積極考慮公眾號與其他媒介的關系,尤其要開始重視小程序。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信途科技轉載于網絡,如有侵權聯(lián)系站長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