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南山警方大力開展“凈網2021”專項行動,在外地打掉一個電信網絡詐騙引流犯罪團伙,依法刑拘犯罪嫌疑人23名,繳獲電腦、手機等作案工具一批。
微博評論圈粉 轉賣賬號行騙
4月11日18時許,深圳南山警方接事主劉女士報稱,2月中旬,其在網上添加了一個微博好友,并互加為QQ好友。隨后,對方以炒股賺錢的名義,把其拉入QQ群聊,并忽悠其把錢轉到配資平臺。她先后轉賬100萬余元,發(fā)現(xiàn)平臺無法提現(xiàn)后,才意識到被騙。接報后,南山警方迅速組織警力展開調查。
經梳理,民警發(fā)現(xiàn)今年以來接到多起類似報案,都是受害人在微博上瀏覽文章時,被人誘騙到某些特定的QQ群實施投資詐騙,損失慘重。南山警方馬上成立專案組,對相同詐騙手法的案件并案偵查。經多日研判分析,一個專門為境外詐騙團伙提供前端服務的犯罪團伙浮出水面,南山警方也逐步摸清整個“水軍”團伙的作案手法、組織架構、人員分工等情況,并迅速鎖定犯罪團伙的作案窩點。
經查,該團伙成員通過在微博“大V”發(fā)表的文章下評論,吸引一些對投資、炒股、外匯等金融圈感興趣的“粉絲”,之后開始“引流”,讓“粉絲”關注犯罪團伙所控制的微博賬號。團伙成員再發(fā)布微博文章,讓一些“粉絲”單獨加QQ私聊,最后將吸粉成功的QQ號轉賣給境外電信網絡詐騙集團實施投資詐騙。而境外的電信網絡詐騙集團通過建立所謂的“炒股培訓Q群”“VIP實戰(zhàn)Q群”等QQ群,對受害人實施精準詐騙。
極具迷惑性 形成產業(yè)鏈
“以往一個犯罪團伙單打獨斗的詐騙模式已經被淘汰,現(xiàn)在的電信網絡詐騙活動更新升級,境內外犯罪團伙勾結在一起,分工合作,整個詐騙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有很強的迷惑性和偽裝性。”專案組負責人介紹,“‘吸粉引流’犯罪團伙是最先接觸到受害人的,沒有他們提供‘前端服務’,境外電信網絡詐騙集團就很難精準實施詐騙,所以必須嚴厲打擊這條黑灰產業(yè)鏈。”
5月18日,南山警方充分發(fā)揮多警種作戰(zhàn)優(yōu)勢,出動50余名警力奔赴湖北省襄陽市開展收網行動。在逐一確定犯罪團伙窩點的具體位置和大致成員后,5月20日7時許,南山警方聯(lián)合當地警方,兵分多路一舉打掉這個電信網絡詐騙引流犯罪團伙,現(xiàn)場控制涉案人員30名,繳獲電腦、手機等作案工具一批。
記者了解到,這些涉案人員涉嫌非法利用信息網絡罪,通過發(fā)布微博等方式吸引客戶,收集到高質量的“粉絲”后,通過轉賣賬號進行引流,從而變現(xiàn)牟利。目前,23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南山警方依法刑拘。
02“毒雞湯”蠱惑 精心設套近期,廣州越秀警方在開展“凈網2021”專項行動中,經過縝密偵查,打掉一個為境外電信網絡詐騙集團提供廣告推廣引流服務的特大團伙,抓獲犯罪嫌疑人18名,查扣涉案手機卡、手機和電腦一批。
誘導他人下載虛假投資APP
“每個家庭,每個人,都需要未雨綢繆,利用碎片時間,多一份持續(xù)收入,學會投資,懂得理財,給自己和孩子多一份保障”“選擇××投資理財,成就輝煌人生……”這些“雞湯”看似很有道理,但從別有用心之人嘴里說出來,卻成了蠱惑他人的“毒雞湯”。
5月底,越秀警方在偵辦一起虛假投資理財詐騙案件中,經過深挖擴線,發(fā)現(xiàn)一個為境外電信網絡詐騙活動提供廣告推廣引流服務的團伙,涉及案件眾多,越秀警方迅速成立專案組展開偵查。
經查,該團伙表面上是一家科技公司,背地里卻與境外電信網絡詐騙集團勾結,利用自行開發(fā)的微信自動多群轉發(fā)APP和通過在微信群中非法添加多群轉發(fā)插件,在網上為境外電信網絡詐騙集團推廣其用來詐騙的虛假投資平臺,以按次或包月收費的方式非法牟利。
境外電信網絡詐騙集團提供“話術劇本”,將自己包裝成在境外上市的正規(guī)大型投資理財公司。該團伙制成語音課程后,在投資交流群、會員群和福利群等微信群內大肆宣傳推廣,同時團伙成員在群內充當“托兒”,發(fā)送虛假簽約合同、收益提現(xiàn)等截圖,相互配合,鼓吹可以“賺快錢、賺大錢”,以進行“洗腦”,誘導他人下載虛假投資APP。
涉詐騙案逾300起資金逾4000萬
掌握該團伙組織架構、人員分工和相關證據后,7月26日,專案組開展統(tǒng)一收網行動,在遼寧、安徽等地警方的大力協(xié)助下,抓獲推廣人員、錄播人員18名,在公司窩點內查獲境內外手機卡2400余張、手機300余部、電腦50臺,同時在涉案電腦中發(fā)現(xiàn)大量用于網絡推廣的微信賬號等,還有大量已經錄好的“洗腦”音頻文件。
經初步核實,該團伙為多個境外犯罪集團提供幫助,涉及全國投資理財類詐騙案件多達300余起,涉案資金4000萬余元。目前,越秀警方以涉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將18名犯罪嫌疑人依法刑拘。
警方提醒 “吸粉引流”,是當前一種翻新的電信網絡詐騙手段,嫌疑人通過添加目標對象的微博、微信、QQ等社交軟件,完成“引流”任務,再由電信網絡詐騙團伙對受害人實施精準詐騙。廣大群眾一定要增強防騙意識,不要輕易添加陌生人的社交賬號,不要輕易點擊陌生人發(fā)來的不明鏈接,更不要輕易轉賬。如需投資理財,應通過銀行、有資質的證券公司等正規(guī)途徑,切勿盲目相信所謂的“炒股專家”和“投資導師”,切勿盲目加入未經核實的投資理財群。此外,應通過正規(guī)渠道下載APP,不要輕易下載未知來源的軟件。凡宣稱“有漏洞”“高回報”“有內幕”可以賺大錢的投資理財,都是詐騙。若遭遇詐騙,應及時撥打反詐電話96110向警方咨詢求助。全媒體記者 張中 余佩掀 通訊員 龍威 施桂鴻 李彥勇 張毅濤
圖片來源 警方提供
編輯 陳曉霞
審核 周偉濱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信途科技轉載于網絡,如有侵權聯(lián)系站長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