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01
職場人焦慮現(xiàn)狀
前段時間有一個招聘機構(gòu)做了一個統(tǒng)計,總結(jié)出年度白領(lǐng)9大關(guān)鍵詞,排名從低到高依次為:“一言難盡”、“自信”、“度日如年”、“價值實現(xiàn)”、“喪”、“挑戰(zhàn)”、“成長迭代”、“窮”,以及排在第一名的“焦慮”。
焦慮仿佛成了本世紀的絕癥之一,幾乎每個職場人害怕自己落伍,生怕別人知道而自己不知道,結(jié)果越忙越累,越累越忙。
曾經(jīng)遇到的職場人小劉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他剛進職場的時候就感受到了極大的壓力,撰寫的稿件被更改的面目全非,自尊心、自信心遭受到非常大的打擊。最嚴重的時候三個領(lǐng)導同時指導他的工作,每個人都有不同意見,讓他無所適從。
為了盡快進入工作狀態(tài),他拼命學東西。因為工作緣故,他經(jīng)常干到晚上11點,回到家中繼續(xù)給自己充電,第二天早上9點上班打卡。
公司有日常程序:每天要寫日報,每周要寫周報,還要附上幾百字的個人感想。小劉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沒有快感,也不明白這些價值在哪里,只是日復一日的完成這些程序,這讓他感覺更加焦慮了。
癥狀嚴重的時候,他無法找到具體是哪一件事讓他焦慮,但就是每一個毛孔上都是堆滿了焦慮。
焦慮伴隨著小劉的職場生涯,直到他升任部門領(lǐng)導,結(jié)婚生子,還是擺脫不了這個魔咒,他活成了曾經(jīng)的中年人狀態(tài):每天躲在地下車庫,在車子上一坐就是一兩個小時,覺得只有在那里才是獨特的、沒人干擾的狀態(tài)。
現(xiàn)在再看曾經(jīng)的小劉,現(xiàn)在的“中劉”,幾乎每個人看到他,都會問他:你怎么這么憔悴、疲憊?小劉也是經(jīng)常感覺整個身子都不太對勁:身體經(jīng)常發(fā)麻,到醫(yī)院檢查,醫(yī)生給他開了藥方:百憂解,一種治療抑郁癥的特效藥。
PART.02
如何讓自己不那么焦慮?
小劉的例子雖然極端,但我們對他能感同身受,因為在職場中不可能沒有焦慮的時刻。它早已從一個詞語變成了跟隨每個人的影子。
圖片來源:《我的事說來話長》
打工人該如何從這種疲于奔命的焦慮中掙脫,緩解無力感和絕望感呢?這時候你不妨窺探一下別人的生活方式。
比如我,如果感覺焦慮的時候,就會讀讀日本生活家松浦彌太郎的書。
松浦彌太郎(Matsuura Yataro)1965年出生于東京,曾任《生活手帖》(暮しの手帖)總編輯,同時也是書商、作家。17歲從高中輟學,開始了打工生涯,當過咖啡店店員、搬家工人,發(fā)過傳單,做過保潔,也做過建筑工人。剛攢夠錢,就懷揣夢想去了美國旅行。在美國沉迷二手書文化和視覺藝術(shù)類書籍,回日本后擔任二手書商。后與設(shè)計師朋友共同開設(shè)獨立書店COW BOOKS。40歲出任《生活手帖》雜志編輯,把一本銷量低迷的雜志做成銷量百萬級的生活指南。我49歲那年,卸任總編,闖進IT行業(yè)。業(yè)余時間分享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和賺錢感悟。為了更好給大家安利他,我最近又惡補了他的幾本書,有了以下幾點感悟:
超越時間,才能不被時間追趕
BEGINNING OF SPRING
松浦彌太郎最近十幾年都在跟出版、媒體打交道,自然免不了截止日期的魔咒。
那么在有時間限制的情況下,如何才能不被時間追趕,順利完成自己的工作呢?松浦彌太郎的回答很絕:超越時間。
圖片來源:《重版出來》
舉個例子:有個稿子周五截稿,松浦彌太郎會提前兩三天就交稿,其他任務(wù)也會提前完成。這樣做的好處是沒有被時間束縛的感覺,反而能讓他以更輕松的心情集中盡力工作。
有關(guān)截止日期的存在,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比如特斯拉創(chuàng)始人埃隆·馬斯克,他的時間管理術(shù)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把每天的時間分割成小塊,利用人性中對dealine的厭惡,逼迫自己盡快完成。
我們不可能每個人都是馬斯克,而且馬斯克的工作強度感覺太大,像我既不可能也不想成為他,更靠譜的理想目標還是松浦彌太郎。
有人會說“超越時間”說起來簡單,可是怎么做到呢?
答案是物質(zhì)準備和精神準備。
物質(zhì)準備就是指工作流程、健康管理、調(diào)整生活節(jié)奏、與相關(guān)人員的溝通交流等等,還包括事先調(diào)查、預(yù)約、具體安排等等。
圖片來源:《家族形式》
精神準備更加重要。比如松浦彌太郎要在某一天用兩小時完成一份重要的企劃書,他基本在十天前就已經(jīng)做好了,從兩三天前就盡量不安排與他人會面,否則容易讓他內(nèi)心產(chǎn)生波動,也會打斷自己的專注。
轉(zhuǎn)變心態(tài):把自己當作一個生意人
BEGINNING OF SPRING
“生意人”在某些人看來是貶義詞,它似乎意味著一個人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最前面,但是松浦彌太郎對這個詞有自己的認識:只重視自己利益的生意絕不會長久,做生意最基本的就是超越人們的期待,為人效勞,讓對方信任,自己最終也會因此獲得利益。
松浦彌太郎擔任日本著名雜志《生活手帖》總編的經(jīng)歷,就是對這句話的最好注解。
《生活手帖》是日本老牌家庭綜合生活雜志,在松浦彌太郎接手的時候,雜志銷量只有全盛時期的1/10。而他本人自從高中輟學后,基本就是自由職業(yè)者的狀態(tài),別說沒在編輯部干過,就連當公司職員的經(jīng)驗都沒有。
如何才能讓讀者在《生活手帖》雜志上花費更多時間和金錢呢?為此松浦彌太郎想盡辦法,雜志銷量并沒有明顯提升。
為此他非常苦惱。有天晚上正在他發(fā)愁的時候,他出去散心,明明沒有什么想要的東西,卻去了便利店。
他在店里徘徊的時候,不禁思考自己為什么會在這里?這時松浦突然意識到一件事:很多來便利店的人的狀態(tài)都跟他一樣:有的人需要一本雜志,有的人需要一杯泡面或一個甜品,他們大概是看到這些東西后,心情才變得舒暢吧。
人們愿意在那些能夠解決自己正在直面的煩惱、消除自己當下不安、解決自己困惑的事情上花錢、花時間。
在得到啟發(fā)的那一刻,他確定了《生活手帖》的發(fā)展方向:將它打造成一本可以讓人忘記不開心、消除人們困擾的雜志。此后雜志選題,無論是料理還是清潔都圍繞相關(guān)主題。在他接手的第五年,雜志銷量翻了好幾倍。
正是在雜志主編的位置上,他更加嘗試不從一個編輯的角度,而是以一個生意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了解人的情緒和場景,構(gòu)建商業(yè)結(jié)構(gòu)。
休息日就是休息日,哪管他什么工作啊
BEGINNING OF SPRING
對于怎么安排休息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安排。有人選擇在家躺尸,有人選擇豐富自己,有極少數(shù)的人選擇加班,而松浦彌太郎的看法是:在休息日,沒有必須做某事的義務(wù),想做什么完全取決于自己。
只不過如果完全在床上躺一天就有點過分了,他會選擇用自己的力量發(fā)現(xiàn)、制定計劃,并將其付諸實行,享受其中的樂趣。
圖片來源:《森林民俗》
也許是身在媒體行業(yè)的緣故,松浦彌太郎特別強調(diào)創(chuàng)意的重要性,而休息日就是獲取創(chuàng)意的重要手段,他曾經(jīng)對《生活手帖》編輯部的職員說:“除非發(fā)生重大事件,否則,都不要因為工作而犧牲自己的生活?!?/p>
在日復一日的普通生活中,發(fā)現(xiàn)有趣、快樂的瞬間
BEGINNING OF SPRING
其實很羨慕小孩子,他們每天都有新的問題、新的發(fā)現(xiàn),長大后每天的生活只剩下日復一日的單調(diào),看到絕大部分事情,腦子里就是條件反射:大概就是這么回事吧!自己不深入思考,囫圇吞棗地過下去。
然而這樣的日子久了,感覺自己的感受力像是放了兩三天的面包,硬邦邦的,這確實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
圖片來源:《勿言推理》
松浦彌太郎讓生活保持新鮮的方法就是:每天“自我改造”。
所謂“自我改造”,就是逼自己“不得不去做”的事情,尤其是生活中的小事。比如他曾把“泡出美味的花草茶”列入自我改造計劃之中,日本茶、花茶、中國茶,不管哪一種,隨便一沖和仔細沖泡的成果是截然不同的,而不斷精進的過程也是發(fā)現(xiàn)的時刻。
圖片來源:《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名前夫》
“今天的茶太濃了,太好啦,以后調(diào)整一下水溫和水量?!彪S著失敗經(jīng)驗的增加,總能找到改進的方法。
每日改進也能用于更大的計劃,比如練習曲子。這樣享受的時間會相應(yīng)被拉長,一想到等自己年老的時候,有了時間或者孤獨的時候,如果能輕松彈奏一首曲子,感覺還是挺好的。
不論是誰,不做任何思考、隨波逐流地過日子,人就會變得很寂寞。如果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而活,那就再苦悶不過了。
圖片來源:《四重奏》
這時候,只要為自己定下許多“自我改造”計劃,就有動力迎接每一天。也許未來,你就能憑借自己的力量,掌控自己的人生。
PART.03
送給焦慮的你我
為什么會焦慮?原因不外乎周圍的人很優(yōu)秀、自己想要的太多、不甘人后、同儕壓力、上司壓力……種種積壓之下,垮了,重生了,佛了。
想要的很多,能擁有的有那么多嗎?進入職場后發(fā)現(xiàn)自己只是一個普通人。
接受普通人的身份、認同普通人的價值,專注個人生活,真正成為自己,去過好恒常如新的每一天。
圖片來源:《小森林》
只要做到這點,也許就能像松浦彌太郎一樣吧:用心為每個提問尋找答案,處處可見生活中的巧思和發(fā)現(xiàn),做到像品味美食、喝一杯讓人放松身心的熱茶一樣,尋找每一天的閃光點。
這就是幸福吧!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quán)聲明:本文由信途科技轉(zhuǎn)載于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聯(lián)系站長刪除。
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quickersubmitter.com/xintu/60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