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認品牌,品酒聽故事,
大家好,我是喜歡研究白酒品牌故事的鋼絲兄;
為了尋找百元內更具有性價比的口糧醬酒,鋼絲兄做了一個百元內品牌醬酒橫評。
具體情況可參考前文。
百元內品牌醬酒橫評(一):9款產品登場亮相!
百元內品牌醬酒橫評(二):金沙回沙五星vs老珍酒
百元內品牌醬酒橫評(三):金沙回沙三星vs華都匠酒一帆風順
此前已經對比了兩組產品,今天是第三組對比。
潭酒1935 vs 湄窖鐵匠圓鐵
在本次所有橫評的產品中,這是兩款相對特殊的產品。
特殊在他們的出身。
鋼絲兄的這次百元內品牌醬酒橫評,最關鍵的幾個詞
1、百元內,限定了價格區(qū)間;
2、品牌醬酒,界定了產品范疇;必須是獲得排名的大牌醬酒或者有根腳有傳承的老牌名酒,新銳網紅或者釀酒名人后人開創(chuàng)的產品暫不在此列。
其實這份名單還有隱藏有第三個關鍵詞:
3、嫡系,原則上這里必須是酒廠嫡系出品。
今天這兩款酒可就不一定了。
先來看看湄窖鐵匠:
湄窖,全國53優(yōu)名酒,貴州老八大名酒之一,三屆貴州名酒獲得者。
的確算得上老牌名酒。
湄窖本身是做濃香酒起家的,
在醬酒熱之下也布局了醬酒產品,
目前公認的嫡系醬酒是寶石壇,
走高端路線,不在本次橫評范疇。
這款鐵匠圓鐵呢就眾說紛紜了,
首先是咨詢了經銷商,說開發(fā)酒;
在一些酒友群咨詢,也說開發(fā)酒,
且是老板的某個好友收購了春陽崗酒廠,
用了湄窖的牌子進行宣傳。
說得有鼻子有眼。
然而一位網上頗有名氣的白酒大v李尋老師也曾隆重推薦過這個產品。
李尋老師說現任貴州湄窖酒業(yè)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長文在2012年收購湄窖之后,
陸續(xù)在仁懷茅臺鎮(zhèn)、習水土城鎮(zhèn)春陽崗布局了醬酒產能,打造了鐵匠酒,這酒就是湄窖自己的嫡系。
還說春陽崗是湄窖的子公司,但從天眼查等平臺查詢到兩家企業(yè)的主要負責人都不一樣,很難確認這個情況。
湄窖公司官網上,領導簡介頁面又如此介紹“陳長文,……在赤水河邊開辟醬香型白酒釀造基地,開發(fā)出“鐵匠”和“中華名劍”系列醬香型白酒”,
這樣一看,確實又有點像嫡系酒。
面對這樣有故事性的事情,
鋼絲兄其實是喜聞樂見的,
甚至于挖掘一款白酒背后的故事樂趣不亞于品酒本身。
直接某平臺下單,到手一看,瓶身直接標注了,
貴州湄窖和春陽崗酒業(yè)在習水創(chuàng)建醬香釀造基地,
聯合研制開發(fā)了這支高檔醬香型白酒,
甚至真正的產品工商核定名是春陽崗鐵匠酒·圓鐵;
沒有湄窖兩個字。
所以是否湄窖真嫡系這個地方確實存疑了。
不過即便是合作酒,
這個春陽崗酒廠卻大有來頭!
春陽崗酒廠位于習水縣土城鎮(zhèn),
按史料看,論資排輩這還是賴茅的前身!
紅軍長征四渡赤水其中的一渡赤水時涿洗傷口用酒,就是土城春陽崗酒。
只可惜這樣優(yōu)秀的酒廠已經落敗,
始建于宋代的900年老窖變成博物館,
現在的春陽崗酒廠是2008年重建的,
不清楚是否有傳承譜系。
有熟悉湄窖的酒友請不吝賜教!
再來說說潭酒1935。
最開始鋼絲兄也以為是開發(fā)酒,
只是類似天地坊這樣做得比較好的開發(fā)產品而已。
后來有潭酒經銷商說1935確認是嫡系產品,
于是鋼絲兄按這樣的說法,
把潭酒1935作為嫡系寫到潭酒的專題文章里;
文章發(fā)出來后,依然有酒友留言說1935不是嫡系;
另一方面,
潭酒官網、官方旗艦店也都不見這款產品,
鑒于潭酒一心奔高端的操作,
不推這款“拖后腿”的入門產品也是情有可原的,
所以潭酒1935是否嫡系依然難以定論;
以后有機會接觸了酒廠的朋友再來驗證。
兩個身份存疑的產品,
再加上兩者價格完全處于同一區(qū)間(60-65元),
也正好湊成一對。
而當鋼絲兄到手這兩款產品的時候,
發(fā)現連瓶型都一樣,
幾乎是最佳cp了!
來看看這兩款產品吧!
品鑒感受
鐵匠·圓鐵
包裝相對傳統(tǒng),銅版紙覆膜燙金工藝,非破壞性開蓋,但封口貼有防偽易碎貼;
盒子內襯了泡沫底,不過泡沫底已經被磨出很多碎屑,感知不太好。
瓶身標是手工貼的,有不服貼的折痕。
圓柱瓶型,應該是通用設計。
執(zhí)行標準為國標,無其他標識。
這個酒剛到手的時候和后面再次復品感受不一樣。
第一次是剛到手就喝了,覺得酒入口醬味相對較淡,醇甜味,酸香味露頭,尾短,回味苦;
猜測為碎砂主體酒,
第二次是放了差不多一周再細品,聞香酸香膩甜味冒頭,深吸氣略嗆;入口有醬味,略沖,感受反而是酒體單薄,醬味很淡,辣口,回味苦。
空杯聞味散得很快,有麥麩味道和近似濃香酒的窖臭味,
這徹底把鋼絲兄弄懵逼了,
到底是啥酒體咱水準不夠,也不敢細說,
或者是土城鎮(zhèn)產區(qū)和茅臺鎮(zhèn)產區(qū)的醬酒表現不一樣?
我自己的感受反正不是特別好。
潭酒1935
包裝和普郎比較近似,價格上要實惠很多,
實際到手包裝細節(jié)相對一般,瓶身后貼紙依然有不服帖的地方,按理說潭酒這種大廠都是自動貼標,不應該存在這樣的問題。
執(zhí)行標準為國標,多了一個生態(tài)原產地標識。
說說酒體聞香醬味較淡,花果香明顯;入口瞬間有醬味,但跟著開始辣味串出來,略回甘,跟著苦尾;
當然這個價位就確實談不上什么中段后段表現了,整體入口都比較“散”。
這個酒有朋友說雙沙(坤沙+碎沙)混調,
也有朋友說輪次不好的坤沙酒,
鋼絲兄個人偏向后者說法。
確實沒喝到碎沙酒比較突出的膩甜味道。
這兩款產品pk,
都沒有給鋼絲兄帶來眼前一亮的驚喜,
湄窖鐵匠酒故事性十足,
酒體表現差強人意,
潭酒1935的酒體雖然松散,
但好歹醬味比鐵匠更正一點,
加上潭酒品牌力高湄窖一點,
肯定更遠超春陽崗或者鐵匠;
這一局個人投票潭酒1935勝。
期待下一局的對決。
下期預告
下一局咱們進入50元價位區(qū)間
同時也換換口味,
嘗嘗醬香酒中的另外一大分支:麩曲醬酒
北國茅臺北大倉·部優(yōu)
vs
貴州老三春碧春·精品(葫蘆瓶)
看看他們能帶來什么樣的感受!
特別說明
酒評主觀意識較多,大家作為參考即可;
如果您有不同意見,歡迎在評論區(qū)留言交流!
近期推文回顧:
百元內品牌醬酒橫評(三):金沙回沙三星星vs華都匠酒一帆風順
百元內品牌醬酒橫評(二):金沙回沙五星vs老珍酒
百元內品牌醬酒橫評查漏補缺,加了兩個產品
百元內品牌醬酒橫評(一):9款產品登場亮相!
1988年對于白酒行業(yè)來說,意味著什么?
四川名酒盤點,這二十一個品牌都曾榜上有名!
正本清源,“貴州八大名酒”考據!
2022年十大醬香型白酒品牌排名
點擊原文鏈接,發(fā)現更多有趣的白酒品牌故事
如果覺得有意思,可以點贊和在看,分享給更多好友。
文中如有任何失誤之處,敬請斧正,
在研究白酒的路上,
歡迎大家多多交流指點;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系編輯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