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鉛筆道(ID:pencilnews) 作者:張旋 編輯:吳晉娜
曾經三年血虧26億流血上市,但如今在教培市場整體下行的情況下,這家成立近11年的教育公司卻首次實現了季度盈利。
近日,在美股上市的教育公司一起教育科技公布了2021年第四季度及2021全年財報。一起教育科技Q4實現收入5.42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1.5%,2021年全年,公司實現收入21.85億元,同比增長68.8%。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四季度,一起教育科技在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實現凈利潤1700萬元,實現了公司成立以來首次實現盈利。就在一起教育發(fā)布財報的前一天,高途教育也宣布在轉型之后,2021年Q4實現了扭虧為盈。
雖然實現盈利的主要原因還是在于關閉K12業(yè)務之后總運營費用的降低,不過自“雙減”政策落地后,一起教育也在快速轉型為SaaS軟件服務商,而現在,這些轉型動作也有了初步的成效。根據財報顯示,管理層預計在去除K12培訓收入后,2022年Q1收入將達到2.0-2.1億元,超過去年同期除去K12教培業(yè)務后收入的10倍,且將繼續(xù)在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繼續(xù)保持盈利,
對于一起教育來說,轉型為SaaS軟件服務商,某種程度上既是一種回歸,也是順勢而為。
而一起教育要繼續(xù)往教育信息化方向轉型,仍面臨不小的挑戰(zhàn)。一方面需要有更精打細算的能力,把之前積累的學校渠道關系都維護好;另一方面,在產品形態(tài)上,也要平衡清楚學校領導、學生、家長等至少5方的利益關系。
有機構預計,到2030年,教育信息化市場的總規(guī)模將突破萬億元大關。然而,目前這個行業(yè)尚沒有能夠有占領市場主導地位的品牌和絕對優(yōu)勢的產品,還處于千軍萬馬搶市場的階段。在這個層面來看,所有公司的機會都是一樣的,就看誰先走出來自己的模式。
“雙減”之后,一起教育不是第一家實現盈利的公司,相信也不會是最后一家。對于教育行業(yè)而言,轉型還在路上。
01 成立10年終盈利
在教培行業(yè)一片陰霾的背景下,有一家教育公司卻實現了成立10年以來的首次盈利。
近日,一起教育科技公布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財報顯示第四季度公司凈收入5.42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1.5%。在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四季度凈利潤為人民幣1700萬元,這也是一起教育成立以來首次實現季度盈利。2021年度凈收入為21.845億元,同比增長68.8%。
不過從業(yè)務收入構成方面看,來自K12在線輔導服務的收入仍然占主流。四季度來自K12在線輔導服務的收入為5.26億元,同比增長12.5%,占總凈收入的96.9%。而來自其他教育服務的收入為1664萬元,同比下降13.7%,占總凈收入的3.1%。
“實現盈利的主要原因還是在于總運營費用的降低。因為目前的收入大部分還是前期的確認收入,這部分收入的毛利是確定的,在中后臺管理費用本身就不多的情況下,是可以實現階段性的盈利。簡單理解就是錢花在了前面,盈利在后面?!睂τ谝黄鸾逃龑崿F盈利的原因,教育賽道投資人呂昕(化名)對鉛筆道表示。
財報顯示,去年第四季度,一起教育科技毛利潤為3.51億元,同比增長12.2%,毛利率為64.8%,略高于上年同期的64.3%。而在費用支出上,四季度總運營費用為3.8億元,同比下降43.8%。其中,銷售和營銷費用為1.04億元,同比下降57.9%。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隨著監(jiān)管環(huán)境的變化,促銷活動大幅減少。
“但是隨著銷課的完成,這部分還能確認收入的窗口期已經不長了?!眳侮空f道。
不過,自“雙減”政策落地后,像很多教育公司一樣,一起教育也在尋求轉型,公司宣布在去年12月31日停止了K12階段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服務,并稱在未來將更加專注作業(yè)等核心教學應用場景,全面轉型成為一家助力中國基礎教育數字化轉型升級的SaaS軟件服務商。
而現在,這些轉型動作也有了初步的成效。根據財報顯示,管理層預計在去除K12培訓收入后,2022年Q1預計收入將達到2.0-2.1億元,超過去年同期除去K12教培業(yè)務后收入的10倍,且將繼續(xù)在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保持盈利,這說明該公司在轉型后,已經找到了可持續(xù)的創(chuàng)收來源。
公開資料顯示,一起教育科技成立于2011年,成立之處,公司是一家K12在線作業(yè)平臺,也是一家面向基礎教育提供互聯(lián)網+解決方案的智能教育公司。
從誕生之初,一起教育便自帶光環(huán)。創(chuàng)始人劉暢曾任新東方集團副總裁,創(chuàng)業(yè)之初公司便獲得了真格基金的天使輪投資。創(chuàng)業(yè)第二年,在徐小平的穿針引線之下,一起教育又順利獲得了順為資本600萬美元的A輪融資。劉暢還曾被雷軍稱為是“一個沒有缺點的創(chuàng)業(yè)者”。據說,從見到劉暢到決定投資,雷軍只用了5分鐘。
在接下來的幾年內,一起教育持續(xù)被資本看好,基本保持著一年融一輪的節(jié)奏,背后集結了老虎基金、H Capital、順為資本、真格基金等知名投資機構,其中順為資本更是連續(xù)5次增持一起教育。
區(qū)別于多數K12在線教育機構,一起教育科技是從校內業(yè)務起家,并逐漸發(fā)展成“校內+課后”整合的模式。在校內,旗下品牌“一起作業(yè)”提供智能校內教室解決方案,在校外,旗下品牌“一起學網校”作為在線學科輔導平臺,提供在線直播課程和服務。
2020年,受疫情帶來的短暫紅利期利,一起教育營收增速明顯,并成功于12月4日在納斯達克敲鐘上市。不過,營收高速增長的背后,是營銷費用高企,同時帶來了巨額虧損。財報顯示上市之前的三年,一起教育營銷費用高企,累計虧損26億。
在“雙減”的背景下,一直處于在線教育第二梯隊的一起教育,從流血上市到實現盈利,多少讓人有點感到出人意外。
02 回到最初的起點
雖然目前的轉型還難以讓一起教育再現當年K12時期數以十倍的增長速度和數十億的營收,但顯然,離開了燒錢買流量的日子,從今年第一季度繼續(xù)盈利的預期來看,轉型確實讓公司走上了良性循環(huán)的道路。
從具體的轉型動作來看,一起教育轉型也是包括校內和課后兩個方面。
校內業(yè)務方面,一起教育科技升級了之前的教學和學習SaaS產品,推出“一起作業(yè)”3.0版本,該平臺包含課堂、作業(yè)、課后自學等模塊,并利用數據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提升校內的教學效率,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據智通財經App報道稱,北京、上海、江蘇等多地的教育系統(tǒng),正在引進一起教育科技全新的作業(yè)系統(tǒng),以提升自身的教學效率。
校外業(yè)務方面,一起教育提供了應用于家庭場景的個性化自主學習產品,替代過去傳統(tǒng)的課后輔導服務。據了解,該產品按學科收費,一門學科的訂閱費為每年2500元-3000元之間。自大約一月前產品推出以來,自主學習產品的付費訂閱量已超過30萬。
對于一起教育來說,轉型為SaaS軟件服務商,某種程度上是一種“回歸”。
原因在于一起教育創(chuàng)立最初的切入點,便是面向公立學校的老師提供SaaS化產品,最初推出的K12在線作業(yè)平臺“一起作業(yè)網”,是一款幫助老師布置、批改作業(yè),學生可以拍題、搜題的線上工具軟件。
當時,為了獲得學校和老師的支持和推薦,一起教育宣布教師端產品永久免費,只向學生提供付費服務。與公立學校建立合作的一起教育科技,在起步之初發(fā)展迅速。
公開資料顯示,2012年,僅用了一年的時間,一起教育科技的注冊學生用戶就突破百萬大關。據其2020年底時的招股書顯示,旗下品牌“一起作業(yè)”當時已經為全國超過90萬教師、5430萬學生、4520萬家長提供教學、學習和評測應用,目前服務全國7萬所學校,覆蓋了全國三分之一的公立中小學。
不過由于是面向公立學校,偏“公益”的性質導致這個業(yè)務在變現上一直是個難題。為了發(fā)展增值業(yè)務,一起教育在后來一直沒有停止嘗試,先后經歷了從O2O到一對一,到小班課的嘗試。直到2017年始,在當時的大環(huán)境下,一起教育也終于了加入了在線K12輔導的爭奪。也是從這一年開始,其增長步入了快車道。
2018年其K12在線大班課的收入為0.94億元,占總營收30%;2019年這項收入達到3.6億元,占比暴增至89%;2020年在線K12輔導服務的凈收入為12.19億元;到2021年進一步達到21.29億元,幾乎一年一個新臺階地增長。
如今這部分業(yè)務關閉,一起教育又回到了原點。想要撐起在線K12輔導服務20多億元的缺失,并不是件容易事。
“雙減”之后,素質教育、職業(yè)教育、教育硬件、教育信息化成為K12機構的四大轉型方向。手握大量學校資源的一起教育轉向教育信息化賽道則顯得順其自然。據一起教育內部人士稱,一起教育轉型后的目標很明確,就是找到以盈利為目標的新模式。
砍掉K12業(yè)務之后,“一起學網?!币迅麨殄\書在線,運營主體為上海閔行區(qū)錦書在線培訓學校,是一家非營利機構。
教育SaaS的業(yè)務也迅速有了新動向。上海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網站一則中標公告顯示,2021年10月,一起教育科技中標閔行區(qū)智能作業(yè)項目,中標價2698萬余元。
與一起作業(yè)App需要學生在手機上寫作業(yè)不同,在智能作業(yè)項目中,系統(tǒng)通過點陣筆和鋪碼的紙收集數據,作答數據同步傳到老師的智能終端。這種區(qū)域智慧教育項目體量較大,運營服務投入多,但收入規(guī)模也大,一個項目動輒達到數億元。而且,區(qū)域學生人數越多,服務商收入越多。此外,公開信息顯示,一起教育科技還中標了幾個小體量項目。
轉型之路雖難,但似乎也看到了曙光。
03 賺錢之后的路如何走?
轉型為SaaS軟件服務商,對一起教育來說,其實就是順勢而為。
作為“教育新基建”的一部分,政策對教育信息化賽道的支持力度很大。2020年,全國教育信息化經費投入約為3863億元,同比增長14%??拼笥嶏w高管今年1月18日在與投資者交流時表示,“教育新基建現在用專項債的方式來加大投入,現在很多地方的專項債規(guī)劃逐步明朗,前段時間財政部向各省提前下達的專項債最高額度為2.19萬億,其中教育是排名前三的支出?!?/p>
整個教育信息化市場也是一片藍海。據前瞻研究院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教育信息化市場總規(guī)模已高達4335億元,近五年復合年均增長率為9%,且未來這一比例有望繼續(xù)獲得大幅提升,并預計到2030年,教育信息化市場的總規(guī)模將突破萬億元大關。
VC對這個賽道也早已有布局。據黑板洞察統(tǒng)計, 2021年上半年,教育行業(yè)細分領域中企業(yè)服務類融資多達 37 起,甚至高于素質教育和職業(yè)教育,占比28% ,位居教育細分賽道融資次數榜首。
不過,目前業(yè)內尚沒有能夠有占領市場主導地位的品牌和絕對優(yōu)勢的產品,還處于千軍萬馬搶市場的階段。在這個層面來看,所有公司的機會都是一樣的,就看誰先走出來自己的模式。
雖然從政策到市場都處于紅利期,但一起教育要繼續(xù)往教育信息化方向轉型,仍面臨不小的挑戰(zhàn)。
首先,企業(yè)組織要面臨巨大的變化和調整。上述投資熱呂昕說道,因為一起教育原本的SaaS產品只是作為一種獲客手段,產品的研發(fā)投入全靠后面的網校業(yè)務支撐?,F在后端收入的支撐沒了,也很難拿出大筆的錢去做營銷推廣。
在他看來,這就要看一起教育自己有沒有更精打細算的能力,把之前的學校渠道關系都維護好?!爱吘箤M校產品來說,渠道為王,目前做得比較好的的全通教育、園釘等教育信息化產品也是靠學校渠道去搶市場的?!?/p>
其次,To B的教育企業(yè)產品是典型的購買者與使用者分離,所以產品在進校時,要平衡清楚至少5方的利益關系,包括學校領導、學校本身、學校的外包供應商、學生、家長。
以批改作業(yè)這一場景為例,教導主任可能會覺得很爽,可以通過批改作業(yè),對比全年級的學生的成績情況。但是家長會覺得太卷了,不希望自己的小孩被比較。另外家長可能也會覺得每天要拍照上傳作業(yè)很麻煩,不愿意幫忙。讓學生自己操作,又可能得不到執(zhí)行,沒人監(jiān)督學生。
“所以在產品形態(tài)上就要想清楚到底是站在哪一方考慮。想把這5方的利益都服務好,搞清楚其中的利益糾葛,各方的站位是怎樣的,對應的政策是怎樣的,這些都挺復雜的?!眳侮空J為。
最后,在產品能在各方利益利益中取得一個小集合后,還要考慮預算是否是各方都能接受的。另外,還要考慮不同省份、不同學校的經濟差異問題。所以綜合下來,能提供的產品形態(tài)就會非常有限。
作為一家成立近11年的教育公司,一起教育的發(fā)展也是國內教培行業(yè)的縮影。在經歷市場震蕩之后,一起教育的股價相對于上市時,已經跌了8成多,最低到跌到過1美元以下。
不過,作為雙減后第一個宣布季度盈利的教育企業(yè),確實讓行業(yè)看到了新的樣本和希望,似乎也給了投資者信心。尤其是在最近中概股血虧的情況下,在近兩個交易日,一起教育的股價連續(xù)保持5%以上的漲幅。
如今,教育信息化從軟件到硬件領域,不管是其他教育公司,還是向字節(jié)跳動、科大訊飛這樣的互聯(lián)網巨頭都已經在布局。有的知名度比一起教育高,有的財力、技術比它高。作為一家第二梯隊的教育公司,怎么樹立自己的優(yōu)勢?轉型后的業(yè)務能否支撐起長期的盈利?都還是未知的問題。
[本文作者鉛筆道,創(chuàng)業(yè)家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請聯(lián)系微信公眾號(ID:pencilnews)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信途科技轉載于網絡,如有侵權聯(lián)系站長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