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顧硯
1991,央視舉辦了第一屆 “3·15晚會”。之后,每一屆的3·15晚會,都曝光了消費騙局、陷阱、黑幕以及假冒偽劣商品。
而近幾年,互聯網科技企業(yè),也成為3·15晚會的主角之一。
鞭牛士將盤點曾經被3·15晚會點名的互聯網公司,蘋果、餓了么、互動百科、趣頭條、前程無憂……他們當時的回應、后續(xù)的整改,以及如今的發(fā)展現狀。
今年3·15晚會的主題是“公平守正 安心消費”,是否會有新的互聯網公司存在消費領域的違法侵權行為,被點名曝光?
2021年 前程無憂、獵聘、智聯招聘
在去年3·15晚會上,互聯網招聘被點名。
其中,智聯招聘的企業(yè)賬戶只要買了會員,就可以不受數量限制下載用戶的完整簡歷,包括姓名、電話及郵箱地址等關鍵信息。而企業(yè)賬戶,也被官方售賣。
并且類似的情況還發(fā)生在前程無憂和獵聘網上。對企業(yè)賬戶的管理存在漏洞,導致源源不斷的個人信息流入黑市。
被曝光后,智聯招聘、前程無憂、獵聘迅速回應。獵聘表示“徹查售賣行為”;前程無憂表示“成立安全管理委員會”;智聯招聘表示“升級技術手段”。
2021年5月27日,北京市人社局官網發(fā)布《關于智聯招聘、獵聘整改落實情況的公示》。智聯招聘強化了簡歷保密的功能設置;上線虛擬號碼;上線簡歷被企業(yè)下載時通知求職者的功能;上線簡歷水印功能。獵聘也上線了隱私號功能、取消了線上付費獲取簡歷等功能。
目前,從網上招聘行業(yè)市場競爭格局來看,前程無憂、智聯招聘及獵聘綜合競爭力位居第一梯隊。
截至2021年5月,中國互聯網招聘平臺中,智聯招聘月活用戶為1021.5萬,暫居榜首;前程無憂、BOSS直聘及獵聘排名緊隨其后,月活用戶分別是835.9萬、762.9萬、540.1萬;其次趕集找工作、拉勾招聘月活用戶均在300萬以上。
但在社交平臺上,仍有不少用戶吐槽前程無憂、智聯招聘的虛假信息問題,對比下來,對獵聘的吐槽相對較少。昨日(3月14日),獵聘官宣李易峰為其代言人。
2020年 趣頭條 嗨學網
2020年7月16日,3·15晚會曝光了趣頭條的廣告亂象。趣頭條對廣告商資質沒有審核,包含大量虛假廣告,甚至涉嫌賭博等違法廣告。一些“邊玩手機邊賺錢”的廣告,其背后就是購買彩票和非法賭博產業(yè)鏈。
7月17日,趣頭條回應并宣布整改措施,將對廣告運營負責人作停職處理;開展對平臺廣告聯盟的代理商全面核查和整改,嚴格規(guī)范代理商合作機制和流程,對有問題的代理商立即停止合作。
隨后,趣頭條股價暴跌,截止收盤,股價跌23.04%至2.84美元,市值縮水超過1億美元。截止2022年3月14日,趣頭條收盤價為1.01美元,距離最高價203.9美元,已跌逾99.5%。
去年底,趣頭條發(fā)布的三季度財報顯示,趣頭條凈營收為9.655億元,較上年同期的下降14.6%。第三季度,趣頭條平均月活躍用戶(MAU)數為1.185億,較去年同期減少200萬;較上一季度減少1380萬。值得注意的是,趣頭條月活用戶已經連續(xù)五個季度同比下滑。
同一年被點名的,還有 “嗨學網”退費難問題,“銷售當面說一套,協議背后簽一套”。
嗨學網是一家線上職業(yè)培訓機構。被點名后,嗨學網回應表示,已成立特別工作組,目前正在對相關事件展開調查,對涉事子公司進行停業(yè)整頓。
但如今,在黑貓投訴上,依然能搜到關于嗨學網的投訴,最新的一條在今年2月20日,投訴嗨學網“霸王條款,不給退款”。
2019年 社保掌上通
關于App違規(guī)授權的問題,2019年3·15晚會上,點名了“社保掌上通” App。
社保掌上通是一款提供社保查詢的應用APP,為用戶提供社保管理及衍生服務。3·15曝光,在用戶填寫各種資料注冊該App后,電腦遠程就能截取到用戶的幾乎所有信息。
3月16日凌晨,社保掌上通在微博聲明稱,已停止提供社保查詢服務,并將進一步做好保護用戶信息安全的工作。
同一天,工信部表示,立即啟動應用商店聯動處置機制,要求騰訊、百度、華為、小米、OPPO、Vivo等國內主要應用商店全面下架“社保掌上通”APP,并全力組織對同類APP進行排查檢測,對類似問題一并要求整改。
3月19日,社保掌上通全網下架。
但是,關于App違規(guī)收集個人信息、侵犯用戶隱私的問題,并沒有因為當年的曝光而結束。
在近期工信部發(fā)布的,關于App侵害用戶權益整治“回頭看”發(fā)現問題的通報中,依然有不少App存在違規(guī)、或者超范圍收集個人信息的問題。
2018年 酷騎單車
這一年,3·15晚會點名共享單車退費難的問題。但被點名的,不是ofo,是“酷騎單車”。
2017年9月底,酷騎單車出現押金難退、工商失聯等問題;當年除了酷騎單車,悟空單車、3Vbike、小藍單車等共享單車都出現經營異常,70家共享單車平臺中有34家倒閉。
2017年12月中消協調查發(fā)現,酷騎單車的投訴就多達21萬次,涉及金額10億多元。中消協向有關公安機關提交刑事舉報書,舉報酷騎及其主要負責人涉嫌刑事犯罪,申請公安機關立案偵查。
在被3·15晚會點名后,已經失聯的酷騎單車沒有任何回應。
幾個月后,ofo爆發(fā)退款潮。直到今年,有消息稱,ofo可能有1600余萬人押金未退。
2017年 互動百科
2017年,央視3·15晚會曝光互動百科存在詞條內容虛假營銷、收費編輯等情況?!耙恍┨柗Q神奇的產品,光鮮的人物簡歷,只要花4800元錢就可以開通 ‘百科詞條認領’的服務,然后就可以隨意杜撰并發(fā)布,用虛假的廣告堂而皇之地圈錢”,互動百科被批為最大虛假廣告“垃圾站”。
節(jié)目播出后不到半小時,警方雷霆出擊,對這次事件進行調查。但有意思的是,據媒體報道,“幾乎在節(jié)目播出的同一時間”,百度百科就更新了對互動百科的介紹,增加了3·15曝光的內容,同時也澄清,“百度百科創(chuàng)建詞條不收費”。
被曝光后,互動百科官方微博發(fā)表聲明稱,針對互動百科在詞條內容審核以及客戶資質審核方面存在的問題表示誠懇道歉,并排查網站詞條內容,整改詞條內容審核流程。
2019年互動百科被字節(jié)跳動收購,互動百科創(chuàng)始人潘海東退出。但虛假廣告問題,在詞條百科和搜索領域依然存在。
在2021年3·15晚會上,360搜索和UC瀏覽器,都被指存在虛假醫(yī)藥廣告問題。
曝光當晚,360迅速回應,表示對醫(yī)療廣告代理商造假違規(guī)操作問題的高度重視,并在第一時間成立調查組,將對涉事代理商及相關賬號進行徹查。
UC也發(fā)布致歉信,為違規(guī)廣告帶來的不良影響向公眾致歉,宣布第一時間排查下架違規(guī)廣告內容,并迅速成立全網排查專項團隊,加強對廣告投放的事前審核和事中巡查。
UC瀏覽器發(fā)布“虛假醫(yī)藥廣告”的主體為廣州聚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隸屬UC集團旗下關聯公司,負責UC瀏覽器的廣告發(fā)布業(yè)務,經調查,依法對該主體作出處罰罰款209萬元。
幾天后,在“清朗·春節(jié)網絡環(huán)境”專項行動中,UC因其“推送違法違規(guī)信息為色情低俗小說引流”,再次被點名。
2014年,阿里巴巴正式收購UC,組建UC移動事業(yè)群。去年8月,UC創(chuàng)始人俞永福出任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CEO,沒有提到UC相關業(yè)務。
2016年 餓了么
2016年,3·15晚會的食品安全第一炮,就打向當時風頭無兩的“餓了么”。3·15晚會點名餓了么存在嚴重監(jiān)管問題,其默認衛(wèi)生狀況堪憂和無證經營的黑作坊存在,并且涉嫌虛假宣傳。
當消費者都等待餓了么的回應時,戲劇性的一幕發(fā)生了,微博認證為“餓了么網上高級訂餐市場經理”的“餓了么-大先生”發(fā)布微博,“對不起,餓了么今天忘記給央視續(xù)費了”。
在直播結束時,通州政府部門都已找到被曝光商家,但餓了么官方卻仍未回應。
晚會結束之后,餓了么的回應姍姍來遲,官方發(fā)布“萬能公關模版”回應,稱餓了么高度重視央視3·15晚會報道的問題。將緊急成立專項組,下線所有涉事違規(guī)餐廳,并連夜部署,核查全國范圍的餐廳資質。
但網友并不買賬,認為其態(tài)度過于傲慢、陰陽怪氣、沒有誠意、挨打不立正。
今年3·15前夕,北京消費者協會發(fā)布《互聯網消費大數據“殺熟”問題調查結果》,再次點名餓了么,指出餓了么新老用戶同時購買相同商品(服務)的標價不同,明顯涉嫌侵犯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針對這次喊話,餓了么尚未作出回應。
近年來,本地生活板塊成了互聯網企業(yè)紛紛扎堆的重點板塊,除了美團、餓了么等老玩家,抖音、快手也在加速布局,此前,美團、餓了么雙分天下的格局已經被打破。
根據Trustdata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美團外賣平臺交易額以67.3%的占比穩(wěn)居行業(yè)第一名,而餓了么的占比僅為26.9%。坐擁4.5億用戶、620萬活躍商家、近400萬騎手的美團在本地生活領域已形成強大的競爭壁壘。
2020年1-9月,美團及餓了么用戶差值逐步放大至1260.7萬,美團外賣用戶日均啟動次數及月度復訪天數均高于餓了么。
去年8月,在阿里本地生活板塊換帥俞永福之后,阿里曾發(fā)布全員內部信,宣布了本地生活事業(yè)群將整體升級為生活服務板塊,除了原有的餓了么、口碑等業(yè)務,高德、飛豬也被劃歸至該業(yè)務板塊。
2016年 車易拍
同一年,二手車交易平臺車易拍,被爆利用了易置換和快易拍兩個不同的登錄端,截斷了賣家與買家之間的信息對稱,讓買賣雙方出現差價
對此,車易拍發(fā)布聲明《致親愛的賣車人》解釋,二手車平臺收費規(guī)則與二手房交易相近,一般由買家負擔稅費、中介費等服務費,而賣家一般不承擔任何費用。所以產生買賣雙方價格不對等的現象。
根據易觀智庫數據,2015年二手車電商交易份額統(tǒng)計中,車易拍以35.2%的占比位居行業(yè)第一。作為國內最早的二手車B2B拍賣平臺,車易拍今年來仍在快速發(fā)展,并且近期還在構建二手車生態(tài)圈。
2013年 蘋果
2013年,3·15晚會曝光了蘋果在中國市場和國外市場的“雙重標準”,其對外宣稱的“以換代修”、“整機包換”政策并未落實,而是沿用舊手機的后蓋,并以沒有更換后蓋為由,拒絕重新計算售后日期,逃避國內市場的“三包政策”。
中國市場售后人員表示,“在國內更換后蓋要單獨付錢,而在澳大利亞、英國、韓國市場,蘋果都能夠做到整機包換?!?/p>
晚會播出后,蘋果公司首次回應稱,“蘋果公司致力于生產世界一流的產品,并為所在市場的消費者提供無與倫比的用戶體驗。這也是為什么我們在每一家蘋果零售店的GeniusBar天才吧提供深受消費者喜愛的面對面支持。我們也與全國270多個城市的超過500個授權服務點密切合作。我們的團隊一直努力超越消費者的期望,并高度重視每一位消費者的意見和建議?!?/p>
在這份回應中,蘋果沒有道歉,沒有解釋,也沒有解決方案。
2013年3月23日,在央視多個欄目之一蘋果之后,蘋果再次發(fā)表聲明,解釋蘋果提供的90天延保時間超出了中國法律規(guī)定的30天,所以不會做出調整。
之后在經歷人民日報發(fā)報質疑——國家工商總局、國家質檢總局表態(tài)——央視采訪蘋果被拒曝光之后,蘋果CEO庫克終于于4月1日愚人節(jié)發(fā)布道歉聲明,并承諾修改售后服務政策,蘋果公司官網也重新提供了簡潔明晰的售后服務政策說明。
到2016年,蘋果在中國市場逐漸取消換機服務、延長保修服務,有人認為,這種保修政策是為了避免消費者鉆空子,破壞掉可以維修的手機,直接換新。
中國市場為蘋果貢獻了重要營收。2015年,蘋果發(fā)布智能手表Apple Watch,2016年,蘋果發(fā)布無線耳機AirPods,銷量亮眼。甚至被詬病毫無創(chuàng)新的iPhone 13系列,也續(xù)兩個月拿下了中國市場的手機銷量冠軍。
2021年第三季度,蘋果總營收為814億美元,僅大中華區(qū)就貢獻了147.6億美元,占到了總營收的18%。
今年1月4日凌晨,蘋果股價短暫突破182.86美元,市值突破3萬億元美元。自2018年,蘋果成為第一家市值過萬億美元的科技公司之后,蘋果又快速突破兩萬億、三萬億美元。
并且,在市值突破新高的同時,蘋果2021年的銷量也創(chuàng)新高,2021財年,蘋果硬件產品營收達到2973.92億美元,同比增長34.72%。
而關于其對中國消費者的“雙重標準”,似乎已經被拋諸腦后。
除了上述企業(yè), 還有一些互聯網科技公司、行為被集體點名。
2016年,3·15晚會點名跨境電商平臺銷售的部分進口商品存在質量不合格的情況。
2019年被點名的金融小額貸款企業(yè),購買商品才能放款,并且商品遠超市場價,并存在恐嚇催債等行為。此后相關部門加強對互聯網金融領域的監(jiān)管,目前,互聯網小額金融貸款公司已被全部堵死。
2021年,手機清理軟件被指存在“安全陷阱”,“內存優(yōu)化大師”“超強清理大師”“智能清理大師”“手機管家PRO”均在點名之列。這些app打著手機優(yōu)化、加速的旗號,誘導用戶進行安裝,進一步竊取用戶信息。至今,該類清理軟件仍在市場上大肆流傳。
此外,平臺刷單行為、竊取用戶隱私、虛假廣告都是重災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