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由農資頭條主辦的2022中國生姜栽培管理技術峰會在山東·濰坊成功舉辦。會議以“底部突圍”為主題,農資頭條主編周邱林、山東農科院博士楊巖、安丘市植保站高級農藝師張新華、金元糖技術總監(jiān)盧磊、地衛(wèi)士常冬冬、中環(huán)(山東)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振宇、陽帆農業(yè)技術總監(jiān)馬志遠、農資頭條特聘專家何建會和60余位生姜農技先鋒以及來自北方生姜主產區(qū)的姜農、經銷商、零售商、農資企業(yè)代表等460余人與會。本次會議由農資頭條陳志溪負責主持工作。
會議現(xiàn)場
此次會議得到金元糖實業(yè)(西安)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地衛(wèi)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品牌贊助以及山西林海腐植酸科技有限公司、南陽市樸欣肥業(yè)有限公司、臺灣微寶生技有限公司、慕恩(廣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陜西標正作物科學有限公司、青島愛益七海進出口有限公司、意大利斯巴格羅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山東多益成肥料科技有限公司、根力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山東華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UAF新型肥料聯(lián)盟的品牌支持。
同時,會議也得到了山東陽帆農業(yè)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先達(山東)農業(yè)服務有限公司、青州市中嘉農業(yè)生產資料有限公司、中環(huán)(濰坊)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青島浩倫興魯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濰坊眾遠農業(yè)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產業(yè)篇
左:農資頭條主編 周邱林右:中環(huán)(山東)總經理 吳振宇
周邱林表示,“2020年生姜行情的過于火爆,導致2021年種植面積大幅增加,投資客高舉入局。沒有提前風險預估,部分生姜上市水分過重、存儲設施不完善導致密集上市出現(xiàn)踩踏行情,無疑給種姜戶敲響警鐘!但就如部分朋友建議的,不能因為行情好就跟風熱,行情不好就撤。農資頭條調研顯示:2022年北方地區(qū)生姜種植面積,將會比去年面積大幅減少。生姜種植也有幾大變化:行情不確定性、農資行情高居不下、輪作/小麥玉米起勢。面對現(xiàn)狀,我們需要也應該控制合理面積;科學用肥用藥,種植品質生姜;尋求合理產量,完善儲藏設施?!?/p>
吳振宇著重分享了北方生姜儲存方式、儲存期的問題及解決方案,并表示北方生姜的商品流通渠道這應該是2021年底生姜市場遭遇“冰點”,姜農們不愿低價出售之后遇到的最大的也是最難解決的問題了。生姜的存儲一般有兩類,姜窖和恒溫庫,也有少部分家庭因種植面積較少且并非連茬種植而選擇淺坑儲存(此類現(xiàn)象多發(fā)生在安徽阜陽等地區(qū),雖省工省錢但儲存期較短)?!暗还芎畏N存儲方式,在儲存期都易出現(xiàn)腐爛、蟲害的問題。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含水量過高或干物質積累不足。”對于2022年生姜的情況,吳總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2022年的生姜庫存壓力仍舊過大、恒溫庫腐爛比往年偏重、減種面積約40%?!?/p>
技術篇
左:安丘植保站 張新華右:山東農科院博士 楊巖
張新華從生姜生理特點、需肥要點、病蟲害及儲存等方面,重點分享了種植生姜應該注意的事項。他重點強調大姜施肥要求施肥要全面,基礎肥以改土為主,苗期要以改土和促根為主。前期(三杈期前)需氮多,后期需鉀多;施肥必須和澆水、培土一起進行;一定要全面施肥,切記不能偏施。但肥害問題更不能忽視,比如有機肥未經腐熟、一次性施入過多氮肥、施肥離姜苗太近、施用假肥或不合適的肥料等。
楊巖從生姜種植概況、施肥現(xiàn)狀、基本規(guī)律及施肥技術四大方面并結合各地生姜種植情況詳細分析了新周期下生姜施肥策略。根據(jù)生姜的生長發(fā)育周期以及生姜的干物質積累規(guī)律,生姜施用有機肥如下:以改良土壤結構,提供有機質為主要目標的堆肥;以提供有機氮、小分子多肽為主要目標餅粕類有機肥;以持續(xù)提供養(yǎng)分和有機質為主要目標的商品有機肥;以構建健康的土壤環(huán)境為主要目標的生物有機肥,缺一不可。
左:地衛(wèi)士市場部經理 常冬冬中:金元糖技術總監(jiān) 盧 磊右:陽帆農業(yè)技術總監(jiān) 馬志遠
常冬冬表示,想要種好生姜、種高品質生姜,最重要的就是處理好土傳病害問題。地衛(wèi)士根缽??精甲·噁霉靈就是一款非常適用的殺菌特種藥肥產品,殺菌、健根、活土,多效合一解決種姜中的多種問題。
盧磊表示,生姜屬于地底作物,對土壤環(huán)境的要求十分嚴格。生物糖脂具有生物安全性;兩親性(親水性和親脂性);土壤團粒性;預防土傳等的特點,使得生物糖脂與大姜應用方向上的需求相得益彰。
馬志遠從大姜種植管理、姜種選取、播種前管理、苗期田間管理四個方面詳細為大家詳細分析了生姜春季管理要點。其中,選種很關鍵,不同的姜種選擇決定了收獲時的生姜是品相好還是產量多。
營銷篇
農資頭條特聘專家 何建會
何建會為大家分享了農產品短視頻抖音的運營技巧。三農行業(yè)怎樣的視頻更容易上熱門,何建會老師提出,核心關鍵詞就是:受眾群體。例如:行業(yè)政策,都是農民朋友比較關注的;記錄生活,受眾群體同樣是廣大農民朋友;為農民發(fā)聲,受眾定位也是農民朋友;提供解決方案,解決農民種植過程中的實際問題,受眾群體同樣是農民朋友。
短視頻的發(fā)布時間對于短視頻流量是有影響的,最佳的發(fā)布時間,早上4-5點;中午11-12點;下午7點-8點;晚上:10-12點一天分時間段最多發(fā)3個短視頻;6個小時內不要發(fā)布第二個視頻;一定要定時發(fā)布視頻,培養(yǎng)粉絲觀看習慣;最佳時間為晚上7-8點。
精彩篇
對話論壇現(xiàn)場
會上,進行了對話論壇,先達(山東)農業(yè)服務有限公司武獻東、青州市利民農化有限公司袁成磊、萊州鴻豐農資劉川、寒亭區(qū)恒源農資經營部王耀強等來自山東各大姜區(qū)的優(yōu)秀經銷商代表上臺發(fā)言探討。結合身邊情況來看,目前經營附近姜農種植面積同期減少30%—50%;在經營策略上,建議以穩(wěn)為主,控制賒銷;對于2022年行情,普遍對下半年行情表示樂觀,最終還是看疫情對餐飲消費市場影響。
頒獎現(xiàn)場
本次會議分別為11個廠家的產品頒發(fā)“明星產品獎”、60余位經銷商代表頒發(fā)“生姜農技先鋒獎”,以表彰他們在生姜種植上作出的引領作用。
會議現(xiàn)場
至此,本屆中國生姜栽培管理技術峰會圓滿落下帷幕。從生姜的形勢大好到生姜的情形低迷,這是農資頭條連續(xù)的第3年舉辦生姜栽培峰會,也相信不是最后一次。農產品本身就有一個周期,“好三年壞三年,不好不壞又三年”,我們應該相信古人的智慧,堅持下去,相信必然會迎來好的局面。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信途科技轉載于網絡,如有侵權聯(lián)系站長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