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15萬元的預算,你會購買一輛什么樣的家轎?
這個問題若在十多年前,相信很多人不約而同的傾向于合資品牌,甚至是寧可加價也要選合資品牌。同樣的問題在當下再次詢問消費者,很多人開始將目光鎖定在華系轎車上,目前華系車已經開始趕超合資車,成為市場新寵。
根據中汽協公布的數據顯示,華系品牌乘用車第一季度銷量達到254.7萬輛,同比增長21%,市場份額占比為45.8%,同比提升4.6個百分點。
從數據層面看華系車呈現崛起態(tài)勢,而在實地層面華系車更是如此。
作為中國汽車工業(yè)的重要力量,長安汽車最新推出的UNI-V,就是華系車崛起的典型代表之一。汽車預言家通過走訪長安汽車4S店了解到,近期進店看車以及線上咨詢明顯多了起來,其中不乏從合資品牌轉化而來的車主。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變化,與UNI-V的“引流”作用不無關系。
長安UNI-V于3月21日上市,新車推出4款,官方售價10.89-13.19萬元。該車是長安高端產品序列UNI的首款轎車車型,同時也是基于長安方舟架構的打造而來的首款轎車。值得一提的是,該車自今年1月10日先享預訂至2月21日開啟預售后的24小時內,其訂單量就已經突破1.6萬臺,而且這還僅僅是發(fā)布頂配版智慧領航型之后取得的成績。
可以說,從長安UNI-V身上我們不僅看到了消費者對華系車的信任和喜愛,更從中看到了華系車突破合資品牌圍剿的新路徑和突破口。
|長安UNI-V將擔起華系車突圍重任
梳理中國汽車發(fā)展歷史來看,起初中國乘用車市場發(fā)展走的是“以市場換技術”之路,這也是長期以來合資品牌占中國汽車市場主導地位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在轎車領域,華系車長期處于弱勢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華系車曾憑借SUV出現局部趕超,甚至不少車企憑借SUV車型大吃四方,但彼時的華系SUV是憑借超高性價比,即消費者花很少的錢就能解決“實用性”需求,因此也并不能真正代表華系車品質的提升。
業(yè)界普遍認為,華系車的崛起還是要看華系轎車的表現。這是因為,轎車不僅強調舒適性、動力性、操控性以及配置方面的性能優(yōu)越。在外觀設計上更為考究,更具技術含量。
在中國市場的家轎發(fā)展史中,以日系德系為代表的合資品牌,通過先發(fā)優(yōu)勢構建起一道“看似難以逾越的高墻”,但目前來看,這道高墻已經出現破裂松動。
根據最新數據顯示,長安汽車3月的狹義乘用車批發(fā)銷量達到13.3萬輛,同比上漲20%,奪得月度銷冠。這背后反映的就是華系車技術品質的全面提升,甚至已經具備了與合資品牌在市場中分庭抗禮的實力。
就比如,基于長安方舟架構打造的長安UNI-V!
|方舟架構賦能長安UNI-V切中用戶消費痛點
長安UNI-V的能夠深受消費者喜愛,并非是無根之木!
除了顏值、配置這些浮于表面的實力,更重要的是UNI-V在品質、性能等方面,即便是與合資品牌同級車相比,也不遑多讓。
而長安UNI-V如此強的產品力,自然離不開長安方舟架構的技術加持。
方舟架構是依托于長安汽車全球化研發(fā)體系,打造的“會進化的智能架構”,代表了長安汽車研發(fā)4.0時代的全新造車理念,是長安全新造車技術實力的進化載體,集不斷適應未來環(huán)境變化的高階自動駕駛技術布局、智慧成長型電子電氣架構、不斷精進的基礎平臺架構和完備的體系保障于一體,它將重新定義汽車制造,不斷自我進化、自我突破,持續(xù)為用戶進化更未來更貼心的出行體驗。
對于消費者來說,想知道方舟架構到底有多強?看UNI-V就可以了。
首先在用戶關注的外觀設計方面,長安UNI-V基于方舟架構的靈活延展性,其車長達到4680mm,軸距為2750mm,實現行業(yè)領先的0.78高寬比和0.59軸長比。同時長安UNI-V的動力布置傾角由前傾 7.5°優(yōu)化至后傾10°,發(fā)動機曲軸中心下降12mm,可別小瞧這點改善,這是實現引擎蓋下降的關鍵,并大大增加駕駛穩(wěn)定舒適性,視覺效果也充滿低趴運動之感。
值得一提的是,長安UNI-V還擁有同級少有的隱藏式門把手以及溜背造型,也是同級中,唯一配備電動升降尾翼的產品,并可提供最大25kg的下壓力。此外,UNI-V運動版采用的雙邊雙出式排氣布局,往往也只會出現在30萬以上的豪華品牌車上。
此外,對于當下消費者追求的智能化體驗,長安UNI-V也是做到行業(yè)領先。具體來看,長安UNI-V搭載了IMS智能座艙交互系統,駕駛者可根據語音、手勢等指令實現實現歌曲切換,導航回家等豐富功能。
其中,長安UNI-V擁有的手勢控制、面部識別、自動泊車入位、電動感應后備廂、540°高清全景影像(含透明底盤)等配備,在同級合資車型思域上沒有體現??梢哉f長安UNI-V在智能化體驗上甩了合資品牌好幾條街。
目前,長安UNI-V通過方舟架構將零部件通用化率提升至70%以上,而國際跨國車企的零部件標準通用化率也在70%左右。
對于長安UNI-V來說,零部件通用化率越高,就可以更多的減少設計和加工制造工作量,從而縮短生產技術準備周期。最終讓消費者花同樣的價錢可以獲得更多的價值回饋,精準切中用戶需求。這也是長安UNI-V在頂配13.19萬元的情況下,還能為用戶提供越級豐富配置的原因所在。
|長安UNI-V高強度鋼占比超合資同級達70%
安全永遠是汽車產品最核心的價值,沒有“之一”,過去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開國產車要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話雖不好聽,但也切實反映出過去國產車在舒適性和安全性方面,確實無法讓用戶滿意。
但如今,情況卻已經發(fā)生了徹底的翻轉,就拿長安UNI-V來說,其車身使用了“方舟籠”車身,車身超高強度鋼和高強度鋼使用占比超過70%,A柱、B柱等關鍵部位都運用了超1500Mpa的超高強度鋼,而同級合資車型中思域的高強度鋼占比不到70%,在安全性上,長安UNI-V更勝一籌。
除此之外,值得重點關注的是,工程師還通過拓撲優(yōu)化技術,來找出車身結構相對薄弱區(qū)域,同時以彎曲剛度、扭轉剛度、扭轉模態(tài)、碰撞及強度等工況,分析為邊界條件,得到需要重點加強的目標,有針對性的對車身進行強化。通俗點講,就是將好鋼都用在了刀刃上。
除此之外,長安UNI-V全系實現540°全景影像、集成式車身穩(wěn)定系統、6安全氣囊等主/被動安全配置,滿足用戶剛需要求。
在方舟架構的賦能下,長安UNI-V成功入選“2021中國十佳車身”榜單。長安UNI-V在安全層面實現對消費者的誠意友好,無論是消費者看得見還是看不見的地方都做到了扎實可靠,重新定義了華系車安全標準。
|特調藍鯨提升長安UNI-V操控體驗
長安UNI-V除了外觀、智能配置、安全層面超越同級之外,其操控性能也給人留下深刻印象。長安UNI-V匹配了藍鯨新一代NE1.5T高壓直噴發(fā)動機,這臺發(fā)動機的最大功率達到138kW,在1500rpm下即可輸出300N·m的峰值扭矩。對比同級合資競品思域來看,思域頂配版搭載了一臺1.5T發(fā)動機,最大功率95kW,峰值扭矩180N·m。在動力體驗方面長安UNI-V比思域更勝一籌。
長安UNI-V還匹配了藍鯨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器,可以通過對離合器的瞬態(tài)傳動扭矩進行主動控制,吸收加速時發(fā)動機對傳動系統的沖擊,提升加速線性感和瞬態(tài)響應。更重要的是,長安UNI-V還采用了DTV動態(tài)轉矩矢量控制技術,過彎時,控制器能通過對剎車力大小的控制,智能分配內外側車輪的驅動力,可以實現按照駕駛者意圖精準控制行駛軌跡,從而為駕駛精確性與安全性提供保障。
此外,長安UNI-V匹配了五種駕駛模式,除了“運動、標準、節(jié)能”三種駕駛模式外,還增加了SUPER RACE及SMART兩種模式。
其中,SMART模式可以根據不同的駕駛工況來自動調節(jié),如當你城市通勤時,系統默認為ECO模式;當車輛感知你在深踩油門時,系統自動切換成SPORT模式。該模式為用戶帶來更智能、便捷的駕駛體驗。
為了帶給用戶更為極致的駕控體驗,UNI-V甚至還配備了SUPER RACE模式,當用戶按下“SUPER RACE”鍵,車輛便進入到賽道模式,此時電動尾翼升起,彈射起步功能待命,車內的液晶屏切換至專屬UI界面,而且運動版車型還支持排氣閥聲浪,極大的提升了用戶的駕駛樂趣。
|長安技術體系向上 UNI-V只是開始
作為最早布局華系車的車企之一,長安汽車自1984年開啟“軍轉民”至今已經經歷三次創(chuàng)業(yè)。與此前重規(guī)模相比,在第三次創(chuàng)業(yè)路上長安汽車側重自主技術研發(fā)體系力創(chuàng)新。
代表著長安汽車研發(fā)4.0時代全新造車理念的方舟架構,除了可以讓產品獲得更為極致的機械素質,還能夠更好適應未來智能化、電氣化的發(fā)展趨勢,更快響應消費者不斷提高的出行需求,讓更多人享受到未來科技。
基于方舟架構打造而來的長安UNI-V,則標志著中國汽車品牌進入了智能汽車新時代,同時也讓中國品牌汽車的駕乘體驗和精益制造水平,與世界主流車企站在同一個水平線上,真正做到直面國際競爭,實現華系車的崛起。
毋庸置疑,長安UNI-V只是個開始,未來,隨著基于方舟架構而來的更多車型投放市場,華系車,乃至中國汽車工業(yè)的整體形象,也將迎來徹底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