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詞兒叫“勤工儉學”
尚未進入社會的學生
靠課余時間打打工
賺點零花錢
感覺是一件挺酷的事兒
可如果打的工犯法
那就攤上大事兒啦
浙江·余姚
今年年初,浙江寧波余姚警方在案件偵查過程中,鎖定了一名涉嫌非法解封QQ賬號的犯罪嫌疑人高某,令人詫異的是,他是一名在校大學生。
據(jù)高某交代,他因對計算機網(wǎng)絡技術感興趣,經(jīng)過自己的研究掌握了不少技巧。
后來他在無意中接觸到黑灰產(chǎn)業(yè)人員,他試著通過AI換臉技術幫助解封賬號,一個號收取3-10塊錢不等。
拿自己的技術換點零花錢,這讓高某感到十分興奮。他明知被封的賬號都是因為涉嫌詐騙,卻毫不在意,繼續(xù)賣力地“打著工”。
截至被抓時,高某累計獲利2萬元,目前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浙江·寧海
今年暑期,家住浙江寧波寧海的大學生小童閑來無事,有人介紹了一份暑假的兼職給他。
就坐那兒打打電話,超級輕松,一天就能‘躺’賺好幾百。
哇,那一個月豈不是收入過萬了!
面對這份高薪兼職,小童難以抵抗誘惑,他來到寧海某商業(yè)廣場內(nèi)的工作室,簡單面試后便順利入職當上了“話務員”。
工作室里有十幾位與小童年齡相仿的大學生,日常工作就是撥打公司負責人提供的一批電話號碼,并引導對方添加指定的微信、QQ號。
工作了幾天,令小童有些不安的是,他常在工作期間接到一些回電,稱自己上當了、被騙了錢。在與其他“話務員”的交流中,他得知他們這是在為詐騙活動“引流”,添加的賬號目的就是為了騙錢。
小童一度產(chǎn)生了猶豫,但又想到工資日結,輕松沒壓力,就選擇了繼續(xù)工作,直到警察找到了自己...
寧海警方根據(jù)線索,成功摧毀了一個隱藏在本地的為境外刷單兼職類詐騙引流的犯罪團伙。
包括小童在內(nèi),共抓獲犯罪嫌疑人23名,主要犯罪頭目全部到案,現(xiàn)場繳獲作案手機40余部、作案電腦8臺、用于作案的電話卡100余張。
經(jīng)審查,犯罪嫌疑人葉某、楊某與境外電信詐騙分子合伙,招收大學生暑假工打電話誘導受害人接觸詐騙分子,謀取不法利益。
而小童等大學生為虎作倀,導致多名受害人損失數(shù)十萬元。
目前,葉某、楊某以及小童等人均因涉嫌幫助信息網(wǎng)絡犯罪活動罪被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廣西·桂林
2021年8月,廣西桂林網(wǎng)安部門工作中發(fā)現(xiàn)了一批涉及網(wǎng)絡電信詐騙的社交平臺賬號,經(jīng)過調(diào)查,這批賬號的“主人”竟是一群未成年在校學生!
8月17日,桂林象山分局辦案民警將16歲的涉案人員黃某抓獲歸案。經(jīng)審訊,黃某如實供述了自己出租微信號給他人用于實施電信詐騙違法犯罪活動的犯罪事實。
其表示,雖然知道出租微信號是違法行為,嚴重的可能會涉嫌犯罪,但抱著“以為不要緊又能賺點錢”的僥幸心理,為了每天120元的好處費,還是將其本人實名注冊的微信號出租給他人使用。
除將自己的QQ、微信號碼租借給他人,賺取租借費用外,黃某的一些同學還收集或介紹他人出租微信號,從中賺取差價獲利。
學生小劉、小崔等,收集了同學、朋友的多個微信號,連同自己的微信號一同出租,非法獲利11840元。
目前,案件還在進一步辦理中。
本來是好好的學生
可還沒踏入社會就先栽了跟頭
人生路上,岔路口很多
看好方向,堅定意志
不要隨便被歧途的風景迷惑
圖片 | 網(wǎng)絡截圖
素材 | 浙江網(wǎng)警/廣西網(wǎng)警
編輯 | 朱曉薇/張岑/陸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