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家統(tǒng)計局發(fā)布的2021年6月份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統(tǒng)計數(shù)據中,把中國大陸70個主要大中城市劃分為一二三線城市,可以算是官方版的一二三線城市,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城市入選官方一二三線城市。
一線城市4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
二線城市31個:天津、石家莊、太原、呼和浩特、沈陽、大連、 長春、哈爾濱、南京、杭州、寧波、合肥、福州、廈門、南昌、濟南、青島、鄭州、武漢、長沙、南寧、???、重慶、成都、貴陽、昆明、西安、蘭州、西寧、銀川、烏魯木齊。三線城市35個:唐山、秦皇島、包頭、丹東、錦州、吉林、牡丹江、無錫、徐州、揚州、溫州、金華、蚌埠、安慶、泉州、九江、贛州、煙臺、濟寧、洛陽、平頂山、宜昌、襄陽、岳陽、常德、韶關、湛江、惠州、桂林、北海、三亞、瀘州、南充、遵義、大理。
我們再來看看,前一段時間出爐的地方媒體第一財經評選的一二三線城市名單,兩者差異是不是非常大呢?
一線城市:
可以看到近年來民間普遍流傳四大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的說法,獲得了官方認可。這些年,圍繞四大一線城市的話題一直不斷,杭州、重慶、成都等城市雖然有部分實力超過四大一線城市的水平,可以作為第五城的有力競爭者,但是,要從綜合實力超過四大一線城市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二線城市:
官方版的二線城市多達31個,主要是副省級城市及省會城市。第一財經版本中,還評選出了15個新一線城市,但是新一線城市這種說法并沒有得到官方認可,在官方版本里面,只有一二三線城市,所以,新一線城市可以理解為二線強的城市。第一財經15個新一線城市大部分入選官方版二線城市,除了蘇州市、東莞市和佛山市沒有入選,而且這三個城市在官方一二三線城市名單中消失了。
三線城市:
在官方版本里面三線城市有35個,而第一財經三線城市共有70個,所以差異很大。第一財經中,一些第一財經評選的二線城市如溫州、泉州、金華、常州、嘉興、珠海、南通、惠州、中山、徐州、紹興、臺州、濰坊、臨沂等城市在官方版本中被劃分到三線城市甚至直接消失。
總結
總體來說,官方和民間都認可的榜單只有四個一線城市,官方的一二三線城市排名主要體現(xiàn)的是城市的行政地位,例如,二線城市多以副省級和省會城市為主。而第一財經的評選較為靈活,當然不是說第一財經的排名就很客觀。每個版本的城市排名都有很多爭議,比如第一財經,一直把成都排名新一線城市首位,畢竟是地方媒體評選,在評選中是否對本地有傾向性,引發(fā)很多爭議。官方的版本也不見得就一定客觀,比如在官方版本中,蘇州市、東莞市、南通市和佛山市等有實力的城市沒有出現(xiàn)在一二三線城市名單之中,這個當然不能說明這些城市實力上不了臺面,其實蘇州市、東莞市、南通市和佛山市的實力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信途科技轉載于網絡,如有侵權聯(lián)系站長刪除。